富岡觀光漁港垃圾內飄嚴重 遊客刻板印象「髒」

富岡觀光漁港「內飄」垃圾內飄垃圾外界直指釣客所爲。縣府、環保局及漁會三方卻束手無策。記者尤聰光/攝影

臺東市富岡漁港每年吸引上萬遊客搭船及民衆休憩,是縣內重要觀光漁港,但垃圾「內飄」問題至今遲遲無法獲得改善,不僅損及藍色公路形象,也破壞生態甚鉅,而這些內飄垃圾外界直指釣客所爲。縣府、環保局及漁會三方卻束手無策。

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陳文泰表示,爲了能管理改善富岡漁港周邊環境問題,前年研議提出規畫的「釣魚專區」計劃,礙於港區災害重建工程仍持續中,加上專區成立後恐無人力管理等因素,因此,目前計劃尚無進展,只能勸導釣客自律。

富岡漁港港區內及堤防區外,是釣客熱門釣點,無論白天或夜晚,天天都有人釣魚,但有釣客將隨身攜帶的食物飲品,以及使用完的釣線、魚餌,不是丟棄堤防,就是丟入海中,成了「內飄」垃圾,防波堤也成了港區髒亂點,留給遊客刻板印象「髒」。

臺東區漁會表示,他們只負責管理漁民,釣客部分無權管理,但爲了漁港環境,他們會定期派人力清潔,但實在趕不上釣客製造的垃圾,清潔人員也只能好心勸導,沒有公權力來開罰,有時還因垃圾問題,引來不必要的衝突摩擦,讓他們困擾。

環保局局長郭建成指出,環保局有在港區周邊設立敬告標示,提醒民衆相關罰則,他們建議過漁業科,希望在防坡堤安裝「鷹眼」監視器,這樣能揪出亂丟垃圾及隨地便溺的違規釣客。另上月研討會中希望漁業科及漁會可評估釣客實名制,以便掌握。

漁業科表示,在漁會大樓和東65縣道周邊已設置4組監視器隨時監控,只要有違規就移送環保局處置,但礙於防波堤熱區實在無法拉線過去,加上該區易受浪擊,恐對設備損壞,所以經評估目前暫時無法安裝,至於釣客實名制部分難度很高。

不過,被直指是垃圾製造者的釣客也有話要說,林姓釣客表示他們釣海里的魚,深知垃圾對海洋的衝擊,所以很早以前他們釣魚愛好者都有默契會把自身垃圾帶回去,他們也會自發性定期清掃釣區環境,把所有內飄垃圾歸咎給他們,太不公平了。

另周姓釣客說,釣魚本來是休閒活動,且一釣就是好幾個小時,相關單位如果能設置垃圾桶或資源回收桶,然後再固定清除,或着由他們清除,相信堤防上也不會到處都是垃圾,之前也有反映,沒有被聽見,畢竟丟垃圾的不是隻有他們,更多是來湊熱鬧觀看的人。

臺東市富岡漁港每年吸引上萬遊客搭船及民衆休憩,是縣內重要觀光漁港,但垃圾「內飄」問題至今遲遲無法獲得改善,不僅損及藍色公路形象,也破壞生態甚鉅。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觀光漁港港區內及堤防區外,是釣客熱門釣點,無論白天或夜晚,天天都有人釣魚,但有釣客將隨身攜帶的食物飲品,以及使用完的釣線、魚餌,不是丟棄堤防,就是丟入海中,成了「內飄」垃圾。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觀光漁港港區內及堤防區外,是釣客熱門釣點,無論白天或夜晚,天天都有人釣魚,但有釣客將隨身攜帶的食物飲品,以及使用完的釣線、魚餌,不是丟棄堤防,就是丟入海中,成了「內飄」垃圾。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觀光漁港港區內及堤防區外,是釣客熱門釣點,無論白天或夜晚,天天都有人釣魚,但有釣客將隨身攜帶的食物飲品,以及使用完的釣線、魚餌,不是丟棄堤防,就是丟入海中,成了「內飄」垃圾。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漁港垃圾「內飄」問題,影響航道作業船隻進出安全。記者尤聰光/攝影

富岡觀光漁港港區內及堤防區外,是釣客熱門釣點,無論白天或夜晚,天天都有人釣魚,但有釣客將隨身攜帶的食物飲品,以及使用完的釣線、魚餌,不是丟棄堤防,就是丟入海中,成了「內飄」垃圾。記者尤聰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