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客家信仰 臺南市客委會首辦客家伯公慶典

臺南市長黃偉哲(米黃背心者)參加六合境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誕辰慶典。(程炳璋攝)

臺南市長黃偉哲在土地公慶典上分送紅龜稞給民衆。(程炳璋攝)

臺南市客委會成立1年多,強化客家族羣與在地互動,4日正逢土地公誕辰,選在中西區六合境大埔福德祠,首次舉辦客家土地公慶典,臺南市長黃偉哲參與客語祭拜,妙回「不是來祈求補財庫,而是補市庫」。

臺南市約有11萬客家人,多半是從其他地方遷居於此,對客家人來說,並無媽祖信仰,卻對土地公相當虔誠,客語稱爲「伯公」,被在地人沿用,臺語稱「伯公仔」。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伯公」廟在臺灣已相當普遍,在客家人信仰中地位崇高,等於是臺灣人的媽祖,每年土地公誕辰是客家重要習俗,臺南市首舉辦客家信仰慶典,擴大呈現客家信仰儀式,推薦給市民互動。

母親也是客家人的黃偉哲,4日與在地民代一起參加六合境大埔福德祠的伯公生日慶典,當地大埔街即是客家街道名稱,黃偉哲依照客家禮俗祭拜,再依客家信仰禮儀分送紅龜稞給周遭市民鄉親。

黃偉哲表示,土地公雖是華人共同信仰,對客家人特別重要,臺南市徵得廟方的合作,首次用客家方式來祭拜土地公。藉着客家與臺灣共同信仰文化交流,帶動兩族羣的宗教與文化傳承,是這次祭典的主要目的。

他並妙回,這次祭祀非求補財庫,公務員財庫就是薪水,比較重要是補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