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遠見:中學6年,只陪孩子做這3件事 | 精選
作者:主創團·洱哆
前陣子辦公室趙姐的孩子順利考入了本地最好的初中,同事們紛紛祝賀,而她卻說自己十分焦慮。詢問大家孩子上初中後,自己該做點什麼。
有的同事建議,要繼續抓好學習習慣,習慣好了,成績優秀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還有的同事表示,初中階段,除了語數外,其他的學科也千萬不能落下。拉開學生之間差距的,往往是小學科。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說得很有道理。但因爲建議太多,趙姐聽完似乎更加困惑了。
曾有專家指出:“在每個階段人的特點不同,教育的任務也不同。”
中學,作爲銜接低年齡段基礎教育和高年齡段大學、職業教育的過渡階段,有着承上啓下的關鍵作用。
有遠見的父母,中學階段都在陪着孩子做這3件事。
陪孩子守護愛好
學習之餘構築精神家園
相信不少家庭,都會給孩子在幼兒園、小學階段報各種興趣班,把課餘時間都排得滿滿當當。
可一旦進入中學後,隨着學科數量變多、學習時長增加、學習難度不斷增大,很多家長爲了讓孩子能夠更加集中精力學習,便不再允許孩子繼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其實,愛好是學習的助推劑,是成長的催化劑,對中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教育博主@劉楠分享過自己女兒的成長經歷。
9年前,她花費3000元給女兒購置了一架電鋼琴。
9年裡,沒有人逼孩子練琴,也從來沒有考過級,連上鋼琴課都是斷斷續續看心情。
儘管心態佛系,可態度上卻是十分支持。只要孩子想彈琴,父母絕對不干涉。
正是在父母這種輕鬆又正向的態度裡,孩子沒有任何心理負擔。9年堅持彈琴,並且學會了用琴聲表達情緒。
尤其是心情低落或者特別高興的時候,孩子總會坐下來,彈上一曲。琴聲裡,滿是她的心情和心聲。
或許,這就是愛好的價值。
它能架起孩子在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間的堅實橋樑,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閃光時刻,更能幫助孩子在灰心喪氣時尋到點點星光。
想到微博上的一個提問:“聊聊你的興趣愛好,它們給過你什麼幫助。”
其中有幾個評論讓人印象深刻:
“初中開始喜歡畫畫和手工,成年後從事了服裝設計工作。現在平時也是靠做手工給自己解壓。”
“小時候寫書法,是學習之外還有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方,現在寫書法,正在逐步變現帶來更好的生活。”
“有記憶以來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讀書,讓我感受生命和世界的豁達,讓我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不難發現,有着興趣愛好的人,都擁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們總能在生活的紛亂中開闢出一片淨土,享受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總能在生活的難題面前從容不迫,大有“不行還能走另一條路”的底氣。
十分令人羨慕。
而這些人的興趣愛好,往往都是從小培養並伴隨着自己長大的。
因此,作爲家長,即便孩子已經進入中學階段,也請小心呵護好他們的愛好,千萬不要阻止甚至貶損他們熱愛的事情。
若是孩子喜歡籃球,請不要阻止他們在閒暇時間看比賽、打比賽;若是孩子喜歡書法,請不要對他們說“寫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能考大學嗎”;若是孩子喜歡樂器,請讓孩子知道,他們演奏的音樂,十分動人。
清華大學心理教師彭凱平:“愛好可以讓你擁有一種積極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支持你走出困境。”
一個人在順境中,可能不會覺得愛好有多重要,但是在遇到挫折、受到阻礙,甚至是迷茫的時候,愛好可以陪伴我們,輸送氧氣和力量。
作爲父母,我們並不能陪伴孩子到永遠,但愛好可以;我們不能永遠守護着孩子,但一個豐盈的精神世界會幫助他們抵擋未知的風雨。
真正智慧的父母,正在堅定支持孩子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與孩子平等對話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中學生的家長可能都會面臨同一個頭大的問題——孩子進入青春期了。
這一階段的孩子敏感又脆弱,但往往又表現得像刺蝟和炸藥桶。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成爲一個大人了,其實心智還是孩子。
若是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那更加是矛盾重重,甚至還對親子關係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很認同一句話:“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不是故意跟父母過不去。”
理解了這一點後,我們不妨耐下性子、俯下身子,與孩子平等溝通。
我們會因此聽到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變化、看到孩子的世界,更能滋養孩子的性格、收穫美好的親子關係。
作家周勵在《陪孩子走過青春期》一書中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她突然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在英語課上大發脾氣。
因爲孩子發現,自己背誦課文的節奏和其他人不一樣,跟不上大家的節奏,氣急敗壞地責怪其他背得快的同學。
在被老師批評後,孩子火氣更大了,扭頭就衝出了教室,一直到課間操時間也不見人影。
掛電話前,老師補充了一句:“孩子最近好急躁,家裡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吧?”
周勵回憶起,前天晚上自己剛教育了孩子一通,昨天晚上孩子爸爸也狠狠批評了他一頓。也許這些接連的責怪,影響到了孩子的情緒。
於是,她拿起筆來,準備給孩子寫封信。
信裡周勵並沒有提及學校發生的事情,而是表達了另外的三層意思:
一是表示道歉。她說,媽媽爲家裡這幾天的不良氣氛對你造成的傷害感到抱歉、向你道歉。營造一個溫馨、和平、友愛的家庭氛圍,是父母應該做的。
二是表達愛意。她告訴孩子,自己和爸爸是多麼愛他,能成爲他的父母,是多麼的幸福開心。
三是傳遞信心。她坦言,犯錯誤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雖然不能保證以後都不再犯錯了,但只要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就一定能越來越好。
孩子回來後看到了信,跟媽媽說:“其實,我覺得你的脾氣不錯,反而是我的脾氣很不好。”
一封信,彷彿爲母子關係打開了一個窗口。母子倆一起坐下來,探討如何給情緒找到出口、如何進行理性溝通。
幾天後,老師反饋,孩子這周狀態明顯好轉,又開心又快活。
的確,每個孩子都很在意父母的態度,他們心裡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黑爾加說:“如果您放棄權力,放棄您的優越感,那麼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機會就更大。”
孩子小的時候,仰視父母、依賴父母,這時候父母或許還能說一不二。
但隨着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跟他們便會開始產生隔閡、代溝。這時候,如果想跟孩子交流對話,就不能再用身份和權威去壓制孩子,而是學着成爲孩子的朋友。
請相信,孩子正在悄然成長,也擁有獨立完整的人格;請嘗試,把話語權、決策權交還給孩子,與他們平等溝通。
只有讓孩子在對話中感到平等和尊重,他們纔會敞開心懷,走近我們。
讓孩子接觸社會
看見世界的模樣
教育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曾在一檔節目中,建議父母一定要多讓孩子接觸社會、瞭解社會。
一次,她在派出所,與案件相關人員進行討論、交流。其中一位人員把女兒也帶過去了。
對話剛開始不久,這位父親便請大家稍等片刻,然後起身將女兒帶出了會議室,安頓到其他地方。
他認爲,案件的相關內容不合適讓孩子聽到。
而李玫瑾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她常常會在家裡工作、與人電話交流案件,儘管說的都是社會上真實在發生的事情、甚至是比較負面的案情,她也從來不迴避女兒。
有一次女兒很驕傲地告訴她:“媽媽,總是聽到你說各種案件、案情,我現在懂得可多啦,同學們也覺得我很厲害。”
她在節目中說:“孩子總是要走向社會的,如果他們不知道社會的模樣,會因爲無知而吃虧的。”
是啊,社會課堂中有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內容。
或許是生活常識,或許是人生百態,或許是山河壯闊,或許是規則制度,亦或許是成功和失敗的滋味。
社會學校的內容,或許比課堂教育中的知識,陪伴一個人的時間更長久。
朋友小由夫妻倆,就一直在堅持踐行這一教育理念。
他們家的週末都是要外出的。
他們會讓孩子去大自然中,觀察植物、親近動物,感受氣候變化,領略自然魅力。
他們會帶孩子去鄉下的外婆家,學着做糰子、體驗割稻子,花上幾個月把一隻小雞養大。
他們會鼓勵孩子去參與職業體驗和公益活動,感受發傳單時被拒絕的心情,也體會奉獻愛心後得到回饋的溫暖。
一次我問小由的女兒:“爸爸媽媽每個週末都帶你出去玩,不會影響你學習嗎?”
女孩說:“不會啊,我的作文從來不缺素材。而且出門能學到很多呢!就像有一次,當我們的飛機在羣山飛過時,我突然理解了地理書上‘等高線’的含義。”
聽完,我深深被感動了。
作家海明威曾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我們的孩子除了學會學習,更要學會生存和生活。
帶領孩子走出象牙塔,去觀察世界、觸摸世界,能夠塑造更健全的人格,生出更強健的耐挫力,激發更蓬勃的責任心。
希望我們的孩子不但能照顧好自己,還能熱愛着這個世界。
一直很喜歡一句話:
“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人生不長,能夠陪伴孩子成長的日子,更是隻有短短十幾、二十年。
這段時間究竟能給孩子什麼?到底要給什麼?是身爲父母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不妨呵護一個愛好,讓孩子擁有心靈棲息之所;
不妨給予一份尊重,讓和諧的親子關係,不斷滋養孩子;
不妨走進一個世界,讓孩子儘早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