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六十載 老當益壯的美軍B-52戰略轟炸機

美軍在二戰後,爲改善戰爭期間,負責對日、德投彈轟炸的B-17、B-29等多款舊式轟炸機,普遍存在高度依賴機場設備、航程不足、且容易遭地面火砲或地對空飛彈襲擊等問題。1945年開始提出新的計劃案,期望打造新一代可搭載五名以上炮手和六名換防人員、巡航高度3萬4千英尺,時速最高可達480公里,作戰半徑最大達到8,000公里的戰略轟炸機。在經可能流標的危機後,波音(Boeing)成功改善了噴射引擎動力,讓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順利問世。

1952年首次試飛、3年後正式投入服役,雖說本意是用於震懾蘇聯(USSR),但B-52轟炸機真正起到關鍵作用,則是從越南戰爭(Vietnam War)開始。派出大批的B-52轟炸北越,但在越共擁有米格21戰機(MiG-21)與蘇制的SA-2防空飛彈後,也讓美方吃了不少虧。不過,越戰期間前往北越的B-52轟炸機,多以臺中清泉崗機場作爲中繼補給基地。之後B-52也先後在波斯灣戰爭(Gulf War)和科索沃內戰(Kosovo War)中立下不少功勞,重創海珊(Saddam Hussein)的部隊,讓他不得不宣佈投降。

從出廠到1962年全面停產,波音共生產了744架B-52轟炸機,也因爲不同時期的改裝,讓B-52擁有不少型號,最新的一批是H型,共有96架,主要更新了一顆更省油且馬力更強的發動機。每架B-52H轟炸機擁有8具引擎,最大航程可達16,232公里、機上所需人員爲5名(包含正副機師、雷達導航員、領航員與電子作戰官各一人)。機上裝有一門20公釐M-61「火神」六管機炮,受惠於最大裝載重量可達12公噸,讓B-52所能掛載的飛彈和炸彈數量相當驚人,它亦可掛載B-61自由落體式等多款核彈。

如今,隨着北韓局勢仍處在「未爆彈」狀態,美軍亦將多架B-52移駐關島,作爲繼B-1B之外,另一種隨時可威嚇平壤的長程戰略轟炸機。事實上,2016年北韓執行第4次核試驗時,美軍就曾派遣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52 Stratofortress)飛越南韓烏山基地上空,向平壤發出警告,也讓這架已服役60多年的轟炸機,持續在天際展現其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