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衝刺了 漢子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9日至臺大演講,面對學生有問必答,不再「侯侯GPT」,但表現再好加分都有限,因這是場「補考」,即使填滿答案卷,成績也得7折8扣。侯民調現在不但墊底,且大幅落後前兩名,最需要放下身段廣納建言,調整團隊與選戰步伐,不要再堅持己見按配速跑。

綠營選戰策略原本定調鞏固基本盤、拉高民衆黨柯文哲民調,從藍白亂鬥中獲利。沒想到新北爆發疑似喂藥案、侯至政大演講「實問虛答」挨轟,加重內傷的結果反而讓柯異軍突起,在最新總統民調中奪冠,這已超脫民進黨大選戰略,更是國民黨的最大危機。

侯友宜不到50歲就當上警政署長,創下最年輕警政署長紀錄,脫下警服從政後,做了新北副市長、市長。30年警察生涯的影響,硬漢形象一直是侯的人設,從政常不經意露出其執着的主觀意識。

對政治人物而言,執着有時是理想,有時也會給人傲慢的感覺。侯在四大公投時「歲月靜好」的發言,與2020大選對韓國瑜的冷淡,出發點雖是爲了市政,如今卻成了得罪深藍選民與韓粉不諒解的主因。

侯接受徵召已超過1個月,競選團隊的應戰能力不是一個「糟」字足以形容,民調一路滑至老三,主帥得負最大責任。鐵漢不見得有鐵票,硬漢更需要柔情的一面,拍片空談兩顆荔枝故事,選民根本無感。

郭臺銘拚初選時爲了爭取韓國瑜支持,先公開道歉,再親赴雲林與韓合體十指緊扣;侯迄今見不到韓,民調都快見底,若放下身段,侯韓合體有那麼難嗎?侯如果再執着按配速跑,不做任何調整,要勝選只能期待龜兔賽跑的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