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創科·新勢力⑦|博志生物呂維加:初創企業亟需資本助力走完“最後一里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香港報道
1994年,彼時還是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的呂維加,就希望能推動新一代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研究,在科研人員不斷改進以及香港當地企業的資金支持下,2004年,這種新型骨水泥研發成功並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遺憾的是,在三十年前的香港,學術研究與商業化運用兩者之間仍是涇渭分明,當時的香港大學規定,學校教師不能擁有公司股權。因此最終該科研成果只進入到臨牀試驗,並沒有進行商業化的轉化。
不過,這顆種子在二十年後卻悄然發芽。隨着香港創科風氣持續向優,高校對於教授創業的限制逐步放開。香港大學在2023年6月宣佈,將初創企業授權方的典型股權要求從10%降至僅5%、將發明人的知識產權收入分配從 33.3%增至70%,支持科技初創企業。而2023年10月推出的“產學研1+計劃”的細則中也提到,建議參與計劃的大學團隊或發明者可獲取知識產權的利益分配不少於70%。
骨密度檢測市場廣闊
2018年,在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澱後,呂維加創辦了專注於骨肌健康智能診療領域的博志生物科技,聚焦於老年人的骨密度檢測。
根據《加強中國基層醫療衛生系統中老年人跌倒預防整合的實施框架及策略研發》專題報告,80歲及以上老年人是跌倒高危人羣,跌倒發生率在過去30年中呈持續上升趨勢,其中約35%的髖部骨折病人無法恢復獨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長期家庭護理,骨折後6個月死亡率爲10%—20%,一年死亡率高達20%—30%。
呂維加介紹,傳統的骨密度測試是在人體中抽樣,通過部分骨頭的骨密度來推斷整體的骨密度,但這種測試存在缺陷。老年人在60歲之後由於老年骨代謝失平衡等因素,會產生骨刺。而在傳統的測試方法中,骨刺的骨密度也會被計算在其中,這也就使得整體的骨密度平均值增加。
針對這些問題,博志提出了局部骨質量評估理論,根據該理論所搭建的同步自體模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骨密度檢測系統可以精準測量局部鬆質骨、皮質骨、椎弓根部位骨密度,評估脊柱、髖部骨質量,同時也可以檢測出骨頭內部是否存在隱藏的空洞。該系統可以將傳統骨密度測量精度從60%大幅提高至99%。
同步自體模QCT骨密度檢測系統同時還能提供軟組織定量檢測,分析肝臟脂肪分析以及內臟脂肪分析。由於骨質、肌肉以及脂肪通常緊密貼合,不同的脂肪和肌肉分佈會影響骨密度檢測結果。而博志的系統通過軟組織定量分析,可以在測量肥胖或低體質患者時提供更準確的檢測結果。
隨着人口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老年人健康檢測和防治則成爲生命健康領域的廣闊市場。根據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預計有超過8000萬名骨質疏鬆患者,低骨量和骨量減少者的數量超過2億人,但根據《骨質疏鬆的影像學與骨密度診斷專家共識》(2020),骨密度的人口篩查率低於5.5%。
“上醫治未病”,呂維加指出,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空洞是造成骨折的最大風險因素之一。因此,在骨密度檢測系統推向市場的同時,博志也在研發預防老年人骨折的產品。不同於現行的藥物治療方式,呂維加希望以更精準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個性化治療。
博志目前在研究骨折預防載藥植入物,將填充物注入空洞中,以保證骨頭強度,同時刺激局部骨成長。在目前的樣品中,無創骨膠注射系統能通過機械臂自動找到骨空洞部位,再使用微創手術的形式,將骨膠注射在空洞中。
從實驗室到商業藍海
憑藉着呂維加對骨密度檢測市場的洞察以及相關技術的領先優勢,博志在創立之初就拿到了香港風險投資基金Hong Kong X的啓動投資。不過對於他這樣的學院派的創業者來說,在創業的過程中難免要交“學費”。
商業公司的研發也與學術研究有較大不同。呂維加指出,前者更爲單純,自由創新是學術研究的核心,任何奇思妙想都可以進行嘗試。但對於商業公司而言,科研則更是應該以市場爲導向,所有研究應該考慮如何落地以及市場規模。
呂維加以他與醫院合作科研時的經歷爲例,在與一些醫生商討技術合作的過程中發現,醫生所提出的研究方向聚焦於其平時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症。但由於這些疑難雜症的發病率極低,導致該技術並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支撐,難以進行商業化轉化。因此對於公司而言,應該聚焦於大健康市場,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才能夠讓公司生存。
經過不斷的磨合與試錯,2022年初,博志獲得了紅杉資本領投的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在資本的加持之下,博志的發展也就隨之進入了快車道,2022年,博志完成第一個醫療器械二類證註冊臨牀試驗,同年,博志的產品獲得了骨密度檢測的註冊證。2023年,博志的骨密度檢測產品開始正式上市銷售。
博志的產品不僅在技術上勝過傳統的骨密度檢測,在單次檢測成本以及檢測時間上也有優勢。博志所研發的同步自體模QCT骨密度檢測系統,設備成本約爲75萬元,且不需要其他額外成本。其成本僅爲傳統的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的34%。而在使用效率上,同步自體模QCT骨密度檢測系統的日檢測患者數可過百人,爲傳統方法的5倍。
爲儘快將產品推向市場,呂維加決定將系統提供給醫院免費試用三個月。不少醫院在試用的過程中體驗到系統的優點,同時經過測算能夠迅速回本,因此最終還是採購了博志的產品。目前已經順利進入香港瑪麗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大型醫院,呂維加預計,博志的同步自體模QCT骨密度檢測系統銷售額,2024年有望突破1000萬元人民幣。
對於博志生物未來的發展,呂維加指出,在骨折預防載藥植入物研發完成後,博志有望實現從老年人的骨密度檢測到預防性治療的全流程覆蓋,打造診療服務全流程閉環。
如何走好“最後一里路”
正當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突如其來的一級市場寒冬,讓博志不得不暫緩發展的腳步。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中國一級市場投資數量從2020年的1.1萬起下降到了2023年的7100起,下降幅度爲38%;投資金額同期從1.5萬億元下降到不到5000億元,下降幅度爲68%。不僅僅是中國如此,根據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數據,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國2024年共有14808起風投事件,同比下降14.1%,投資金額也從2021年的高位下降近50%。
呂維加坦言,在2022年底-2023年初時,他已明顯感受到來自資本市場的寒意。博志與其他初創公司一樣,面臨着融資困難的局面。呂維加坦言,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往往就差“最後一里路”,所謂的“最後一里路”,就是指企業將研發產品推向市場所需要的資金。
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產品可以在成型後直接投放到市場,醫療企業的產品還需要經過人體臨牀試驗以及監管機構的批准才能進行銷售,這個過程動輒數年。在此期間企業幾乎是零收入,但卻需要承擔人員工資、臨牀試驗費用等多項成本。
據瞭解,藥物研發領域一直流傳着“雙十定律”,即從新藥研發開始到最終獲批上市需要平均耗時10年,投入成本約10億美元。根據美國塔夫茨大學2014年發表的文章數據,新藥從首次合成到進入臨牀試驗的平均耗時是31.2個月,從一期臨牀到上市(包括FDA的新藥上市審批和生物製品許可申請)所用時間是96.8個月。
在中國,新藥研發週期預測也與此類似。呂維加表示,其目前所研發的骨折預防載藥植入物需要註冊三類醫療器械證,因此需要大量的資金用於臨牀測試以及期間的公司運營。
“寒冬過後,我認爲春天總是會來的。”對於資本市場的變化,呂維加卻相對樂觀。他指出,香港的學術界以及政府都很重視科研成果的商業化轉化,因此學校以及特區政府都針對博志的轉化項目提供了不同的支持。目前公司正在申請“Raise+計劃”資金,希望可以幫助博志走完技術成果商品轉化的“最後一里路”。
香港創新科技署於2023年10月推出“產學研1+計劃”(Raise+),主要針對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以及科研成果商品化啓動,每個項目將會獲得1000萬港元至1億港元的資助。呂維加認爲,生物醫藥企業由於其產品的特性,相關投資時間相對較長,但對應的回報也是極高的。需要有更多"耐心資本"來支持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發展,而非僅聚焦於短平快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