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及反向型ETF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張圖讓你秒懂差別

圖、文/鏡週刊

許多投資人愛買的元大石油正2 ETF,因淨值低於門檻宣告下市,也讓市場掀起一波槓桿型及反向型ETF論戰。元大投信強調,每種金融商品都有其特性,尤其槓桿及反向型ETF屬策略型操作商品,想提高勝率,務必把握一個重點:該類ETF僅適合短期操作,待不確定事件消弭後,務必停損或停利,不適合長期持有,投資人切勿秉持「跌久必反彈」或「逢低加碼攤平」的心態,否則恐錯失損點、使損失加劇。

以槓桿及反向型ETF爲例,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要先知道以下3點特性:

一、 正向「2倍」與反向「1倍」ETF的報酬,僅限「單日」有效。

槓桿及反向型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每天」的正向2倍,或反向1倍績效表現爲目標,而非「一段期間內」「標的指數」的累積報酬率,且其投資盈虧深受市場波動與複利效果影響,與傳統指數股票型ETF不同。

二、 每日計算ETF所需曝險額度、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槓桿及反向型ETF爲達到追求標的指數「單日」「正向2倍」或「反向1倍」之績效目標,因此需依照ETF資產及市場現況每日計算ETF所需曝險額度、重新平衡投資組合,才能將投資組合整體曝險部位儘可能維持在ETF淨資產價值200%或-100%水位,因此調整頻率將高於傳統指數股票型ETF。

也因此,所衍生之相關費用連帶影響ETF獲利,進而可能使槓桿及反向型ETF的盤中預估淨值,與盤後實際淨值的差距,高於傳統型指數股票型ETF。

三、 ETF實際淨值與「標的指數」績效可能無法一致。

每檔ETF都有其追蹤的「標的指數」,雖然發行商儘可能降低追蹤誤差,使ETF實際淨值儘量貼近「標的指數」績效表現,但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如臺股除息、槓桿及反向型ETF須每日計算與調整基金曝險比重、持有期貨部位轉倉損益影響等,都可能使ETF實際淨值與「標的指數」績效產生偏離、難以一致。

更多鏡週刊報導【投資ETF停看聽1】元大原油正2 ETF宣告下市 市場爆巨量逃命波【投資ETF停看聽2】槓桿ETF操作難度高 投資人必知4大風險【投資ETF停看聽3】又一檔熱門ETF示警 達人:弄清淨值避免折溢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