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拿出這尺度,怎能不燃

華語電影終於等來了大喜訊。

多部華語片入圍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裡,賈樟柯導演濤聲依舊,帶着新片《風流一代》再度向金棕櫚發起衝擊。 管虎導演的《狗陣》則入圍了 “一種關注單元”,陳可 辛導演那部備受矚目的《醬園弄》進入非競賽展映單元,也讓人非常期待。

而對於我這種多年的港片影迷來說,有一部電影在戛納的出現,更是讓我眼前一亮。

它就是——《九龍城寨之圍城》。

導演鄭保瑞,熟悉港片的影迷對他不會陌生。

鄭保瑞以驚悚片成名,《怪物》、《軍雞》、《狗咬狗》等片氣質獨特,風格暗黑,當年便驚豔了不少影迷。他後來加入銀河映像,拍出了《意外》和《車手》,論影片質量和風格,在許多影迷心中,他就是“杜琪峰接班人”的不二人選。

多說一句,私以爲,古天樂的生涯最佳表演,正是出現在鄭保瑞的《意外》之中,而這次的《九龍城寨》又是鄭保瑞和古天樂老友聯手,絕對是一大看點。

這兩年,鄭保瑞在北上打拼多年後迴歸香港影壇,風頭正勁。2021年的《智齒》在金像獎上斬獲頗豐,去年的《命案》則進軍柏林電影節,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毫無疑問,鄭保瑞正處在導演創作生涯的黃金階段。

鄭保瑞作品的風格,用波德維爾形容港片的那句八字箴言再合適不過,“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在他的電影裡,總是能呈現出極致的影像風格、極致的人物情感、極致的戲劇張力,那是最純正的港片味道。

換而言之,鄭保瑞的電影,往往尺度不小,烈度更不低。

戛納的選片團隊自然是懂行的,於是我們看到,《九龍城寨之圍城》這次入圍的是戛納電影節的“午夜展映官方單元”。

千萬別低估“午夜展映官方單元”的含金量。

如果說戛納的主競賽單元是藝術片的殿堂,那麼午夜展映官方單元便是類型片的盛宴。

顧名思義,午夜展映,強調的是視聽刺激,出現在這個單元的電影,往往是類型元素極強的大爽片。

當年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在戛納驚豔首映,引起尖叫一片,正是出現在“午夜展映官方單元”。 近年來,韓國電影常常在這一單元出現,最有名的莫過於 2016年的爆款喪屍片《釜山行》了。 然而,香港作爲 “類型片重鎮”,上一次有港片入圍戛納的“午夜展映官方單元”,還要追溯到2013年杜琪峰導演的 《盲探》 。

暌違數年,《九龍城寨之圍城》能夠代表港片重回戛納,着實會讓影迷精神一振。

我們可以揣度戛納選片團隊的思路,會選中《九龍城寨之圍城》,除了影片質量過硬之外,無非兩點原因。

一是它的氣質與“午夜展映官方單元”極爲相符,凸顯暴力美學的港式動作犯罪片,高燃熱血,拳拳到肉,在午夜場呈現,給觀衆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九龍城寨之圍城》在香港的分級制度下被評爲ⅡB級,即“青少年不宜觀看”,影片尺度可見一斑。

二是它展現出了許多傳統之外的新意。

能否讓觀衆看到之後便覺得耳目一新,其實是如今港產類型片創作者面臨的共同課題。

《九龍城寨之圍城》作爲鄭保瑞的作品,當然有最純正的港片味道,過火癲狂的氣質自不必提,快節奏的敘事和高質量的打戲也是必備,同時,它也有着不同於過往許多港產犯罪動作片的獨特之處,即漫改風格。

影片由小說改編,原著是香港作家餘兒創作的熱血格鬥小說《九龍城寨》,後來漫畫家司徒 劍橋將它改編成了同名漫畫,紅極一時。

說到港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馬榮成創作的《風雲》和《中華英雄》系列,其實,司徒劍橋的作品影響力同樣不低,他的武俠格鬥類漫畫在香港也深受歡迎。

要拍《九龍城寨之圍城》,勢必會有觀衆拿漫畫與之對比,能否用影像呈現出漫畫般的熱血之感,無疑是對鄭保瑞的巨大考驗。

好在,鄭保瑞的一大強項,便是用影像“再造世界”,更難得的是,和科幻片導演不同,鄭保瑞再造的世界,不是想象中的虛幻空間,而是兼具現實感與魔幻感的影像空間,比如《智齒》裡暗黑氣質極強的罪惡都市,就被鄭保瑞呈現出了一種獨特的“廢土美學”,它夠骯髒夠陰翳,卻又極爲迷人。

拍《九龍城寨之圍城》,鄭保瑞需要給觀衆呈現出一個足夠有質感的城寨江湖,不但要把觀衆帶回曾經存在過的那個九龍城寨,更得讓觀衆擁有置身於江湖之中的沉浸式熱血體驗。

難就難在,如何掌握現實感與漫畫感的平衡。

從預告片來看,影片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合適。

重現九龍城寨的奇景,已經有不少香港導演嘗試過,並且完成得不錯,比如周星馳的《功夫》和王晶的《追龍》。私以爲,重現城寨的重點,不在於佈景,而在於寫人。 景撘得再精緻,人物感覺不對,照樣全盤皆輸,周星馳拍《功夫》,包租公包租婆一亮相,影片便成功一半,這是人物的氣質與城寨的質感完美貼合的成果。

鄭保瑞顯然明白這個道理,他要拍的城寨,不是老百姓辛苦搵食的城寨,而是江湖人物快意恩仇的城寨,他要塑造的角色,自然也得有強烈的武俠感和漫畫感。

在最新釋出的戛納版海報中,四個青年頭戴誇張面具並肩而立,手持棍棒利器氣場全開,漫畫感十足,張力也是十足,讓觀衆不禁好奇面具下是怎樣的面孔,他們的背後又發生着怎樣的故事。

看劇情簡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林峰飾演的落難青年陳洛軍誤入“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城寨裡黑幫盤踞,危機四伏。

他會遇到怎樣的危險,又會結識怎樣的人?

預告裡,古天樂飾演的黑幫話事人龍捲風一出場,就給影片的質感定了調,墨鏡、背頭、西裝,面色陰狠,臺詞簡單而有力:

進了城寨的,都是麻煩。

陳洛軍當然屬於“麻煩”,但顯然,龍捲風並沒有解決這個麻煩,而是將他收入麾下,結爲兄弟。

有兄弟,有江湖,自然會有打鬥。

漫畫感在動作戲裡的體現也足夠強烈。

鄭保瑞明白,拍一部動作犯罪片,打戲不可或缺,想把打戲拍好,自然得請行家坐鎮,於是,他請來了著名武指谷垣健治擔當動作指導,由他設計和指導,影片的打戲也得到了風格上的統一。

同樣 是以實帶虛的拍法。 每個動作都是實打實的,但呈現在觀衆眼裡,卻有着一種略顯誇張的漫畫質感。

預 告裡,洪金寶飾演的大老闆和龍捲風四目相對,龍捲風突然出手,扔出剪刀,大老闆兔起鶻落,空手接過,動作簡潔卻有力,以速度呈現質感。

不管是大老闆還是龍捲風,亦或是任賢齊飾演的狄秋和黃德斌飾演的虎哥,都是一亮相便令人印象深刻,特點鮮明,江湖氣突出。

陳洛軍的打戲以鬥狠爲主,血肉相搏之下,配合節奏明快的音樂,倒真有些真人版熱血番的意味。

預告結尾,龍捲風叼着煙打出一記直拳,對方被震出好幾米遠,有些中二,但又有種莫名的熱血高燃感,看着古天樂收手起範兒,不禁讓人對影片所呈現出的江湖更加浮想聯翩。

港 產動作片想要跳出桎梏,必須得找 到一條新路。

與 漫畫相結合,在寫實的動作風格下尋找更多新意,是鄭保瑞這次做出的嘗試。

無論結果如何,這樣的嘗試都很有價值。

最後,我想說的是,港片一直都在補充新鮮血液,一直都在完成着某種自我革新,從未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故步自封。

從杜琪峰到鄭保瑞,是一種傳承,從洪金寶到古天樂再到林峰再到劉俊謙,一代代的演員在接棒,也是一種傳承。

已經變成過往雲煙的九龍城寨一次又一次地被搬上大銀幕,同樣是一種傳承。

傳承的是一份記憶,也是一種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