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超市也要過緊日子了
高端超市也要過緊日子了。近日,華潤萬家旗下blt天津大悅城店關閉成了行業焦點,此前blt位於杭州、寧波的部分門店也出現了閉店現象。在北京市場,Olé及blt超市的總數也不過6家。現階段零售環境對高端超市的挑戰不僅限於黃金地段的高昂開店成本,還包括進口商品的泛化、高價格與消費需求脫節、商品獨特性被弱化等難點。此外,消費者對高端超市的依賴度降低,轉而選擇更靈活、更具性價比的超市品牌們。
運營面臨挑戰
3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鳳凰匯購物中心的blt超市以及東直門銀座mall的blt express門店。記者觀察到,兩家門店在工作日的客流量較爲稀少,消費者的購物活動主要集中在生鮮區域。值得注意的是,位於天津大悅城負一層的blt超市已於3月9日正式停止營業,關閉了所有線上和線下業務,結束了其長達16年的運營歷史。
儘管blt超市天津大悅城店未公開具體關店原因,但從整體情況來看,blt業態近年來的發展表現並不理想。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瞭解到,2024年5月,blt杭州城西銀泰城店在運營11年後宣佈關閉,這也是杭州地區唯一一家blt超市;2024年6月,blt寧波環宇城店也宣佈停業。對此,華潤萬家方面迴應稱,閉店主要是基於公司經營策略的調整。這一系列關店事件反映出blt業態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挑戰。
據瞭解,blt超市是華潤萬家旗下的精品業態。除blt以外,華潤萬家精品業態還包含多個子品牌,其中blt精品超市主打優質商品和專業細緻的服務,blt express以核心商圈的寫字樓白領爲中心,Olé則主要佈局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滿足消費者生鮮產品與進口食材的消費需求。資料顯示,2004年,華潤萬家旗下首家高端超市Olé在深圳華潤萬象城開業。截至2023年12月,華潤萬家旗下精品超市全國在營門店總數超120家,截至2024年5月,blt擁有43家門店。
2023年12月以來,華潤萬家宣佈對全國八城九店進行升級,將原本的華潤萬家超市改造爲blt業態。按照華潤萬家的規劃,通過陸續把一些不符合新戰略方向的門店,升級爲Olé、blt等更符合商圈的高端超市,更好地滿足商圈消費者的升級需求,同時進一步拓寬門店的服務半徑,能夠讓消費者重回線下門店。儘管華潤萬家在高端超市業態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接連關店的消息凸顯了這一轉型過程中的運營挑戰。
對於精品超市的發展規劃,華潤萬家方面回覆北京商報記者稱,華潤萬家啓動了精品超市全業態的整合和品牌升級,以Olé lifestyle、Olé food Hall和Olé supermarket三條產品線服務更多細分人羣。接下來,將加速拓展全新的三個產品線門店規模,以全新的品牌矩陣佈局目標城市的核心商圈。
高價格難匹配消費需求
blt的曲折發展歷程,折射出高端超市在當前零售環境中的“水土不服”。隨着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需求的不斷提升,高端超市逐漸成爲零售企業競相佈局的重要領域。衆多品牌紛紛推出高端業態門店,例如永輝旗下的Bravo YH、大潤發推出的大潤發Super以及盒馬旗下的盒馬Premier黑標店等。此外,一些跨界企業也加入了這一賽道,如綠地集團旗下的G-super和上海久光百貨的Freshmart等。
高端超市業態在初期備受關注,進入零售新階段,高端超市的競爭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新零售受追捧、會員店加速佈局等逐步擠壓高端超市的生存空間,高端超市的高運營成本和高客單價與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存在差異,均導致多家高端超市品牌發展遇到瓶頸。2024年4月,經營了29年的精品超市上海城市超市CityShop宣佈停止所有門店的經營,其發佈的告知書提到,“近年來,上海城市超市經營舉步維艱,儘管採取了多種自救手段,依然難以爲繼”。
除此之外,不少高端超市品牌的門店也在不斷調整。北京商報記者盤點發現,目前,BHG Market Place在北京只剩下DT51店、藍色港灣店、北京SKP店等5家門店。而盒馬今年的重心轉向“盒馬鮮生”和“盒馬NB”兩個核心業務,針對高端消費的Premier黑標店的關注度也有所減輕。此外,綠地集團旗下的綠地優選、綠地臻選的門店數量也明顯減少。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認爲,目前高端超市主要呈現出兩個明顯特點,一是進口商品佔比較多,其次是商品的價格較高。結合當前的零售環境,上述特點已難以匹配消費者的需求。“過去人們認爲進口的就是高端,如今許多進口商品已經泛化,在一些渠道到手價非常低,”陳立平表示,“高端超市不代表價格貴,能爲消費者精心挑選商品,針對明確的目標市場提供服務纔是合理的思路。”
商品失去獨特性
在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看來,高端超市對周邊的客羣消費力有着較高要求,“門店周邊必須有足夠的高端消費人羣來支撐”。同時,選址在繁華的商圈、高檔社區周邊往往帶來高租金,加之門店環境打造、優質服務等運營成本,也對高端超市的門店提出一定盈利要求。文志宏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品牌做不到高毛利、快速週轉,難免會被市場淘汰。
從目前高端超市的佈局可見,繁華商圈或高端社區周邊是首選位置。例如,BHG Market Place的北京SKP店及DT51店所處的物業本身就主打高端商業,針對高消費力人羣;Olé北京的門店則在金融街、國貿、朝陽合生匯及朝陽大悅城等黃金地段。
文志宏還表示,隨着線上購物的便利,許多進口商品也變得十分常見,並且在其他渠道更具有價格優勢,高端超市的商品獨特性也大不如前。此外,以山姆、開市客爲代表的會員店崛起,進一步蠶食着高端超市市場,會員店在客羣方面的定位與高端超市有所重合,在供應鏈上的深耕,也使得其在“質價比”上更有優勢。
相對模糊的客羣劃分也是部分高端超市難以爲繼的原因之一。陳立平認爲,高端超市仍然有前景,但品牌們需要對自身定位重新進行判斷,“高端超市的客羣並不只是籠統的中產階層,而是要根據生活方式進行劃分、組織商品”。他舉例稱,日本的成城石井超市面向獨居的女性白領客羣,專門推出了小包裝茶葉、紅酒等商品,通過對消費者喜好的分析鎖定客羣。
北京商報記者 胡靜蓉/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