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買份"假實習"?記者揭秘實習崗位買賣潛規則

愛鑫(化名)今年大二,是四川一所“211”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去年以來,他在留學中介的推薦下,花7萬元“買”了兩次實習。

第一次是一家頭部券商的線上實習崗位。在實習期間,愛鑫就隱約覺得這似乎不是一個“正經”的實習。“根本沒有這個項目,所有的任務也都是“導師”一個人讓我完成,確實是一些非常淺顯的工作內容,做出來的東西最後也沒有實際的用處。”愛鑫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實習期間他只與這位“導師”保持着爲數不多的單線聯繫,實習結束也沒有拿到官方蓋章的實習證明,唯一能證明他在那裡實習過的只有一封用帶有公司後綴的郵箱發出的郵件,裡面附有“導師”簽名的推薦信。

不過,記者從這家公司的官網上查詢到了一則公告:公司不與任何機構合作開展付費培訓、付費實習或付費內推等相關活動。所以,愛鑫的這段付費實習經歷,毫無疑問就是假實習。

愛鑫的第二段實習走了公司的人事流程,但價格也比第一段實習貴了一萬元。記者與一些付費實習中介交流後發現,他們確實可以提供企業真實招聘的實習崗位,只不過標價更高。

那麼,這些崗位是如何作爲商品被交易的?“付費實習”的市場需求又是如何形成的?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看看新聞記者: 郝思舜

編輯: 郝思舜

攝像: 張凱,朱曉榮,徐瑋,李維瀟

責編: 陳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