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應力避畢業論文淪爲“學術垃圾”

□劉梅(重慶大學)

“應試教育”在1989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辭典》中,被定義爲“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實際存在的一種以提高升學率爲目的、圍繞‘應考’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然而現如今,應試教育卻已經蔓延到了高等教育階段,衍變爲了一種以提高學歷爲目的,圍繞“畢業”而展開的“應試主義”,具體表現則爲高校的應檢畢業論文。

“應試主義”,在考試層面則是答題技巧,而在論文層面則體現爲應檢通過技巧。一些博士生導師表示,“現在有的碩士生、博士生寫論文,並不認真接受導師的指導,而是研究如何讓論文更容易通過查重、盲審與抽檢。他們熱衷於製作花裡胡哨的圖表,搞模型,在形式上把論文弄得很好看,而如果細看論文,並沒有什麼創新觀點。”實踐也證明,這些論文確實也更容易獲得通過。然而這種追求形式勝過內容的學術創作,早已背離了論文寫作的初衷。

首先要明確的是,形式與內容,不應本末倒置。不論是考試,還是論文,所謂的“應試技巧”都應該僅僅是起到一種錦上添花的作用,是次要,而非主要。在論文中體現出的也是各種形式要素,如格式規範要求,其目的是爲了讓本人包括讀者能夠更加明晰文章的邏輯思路,更方便寫作和閱讀。正所謂“論文”,“論”和“文”纔是最關鍵的,論證方式和文本研究內容才應該是一篇合格的論文所應該看重的。要知道,評判一篇優秀的論文的標準,看得不是形式是否花哨,而是看論據是否充分、對設計中的主要問題或專題部分分析是否深入、有無獨立見解、是否能很好運用所學理論和現場提供的資料解決設計中的問題……

其次,這種應試主義在高校學術圈的盛行現象,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學術垃圾的生產逐漸成爲了一條流水線。可悲的是,就連學位論文也成爲了教育體制弊端的附屬品。爲了培養學術人才,許多高校清一色的都將畢業要求與論文掛鉤,尤其是在研究生培養階段,不少高校自行規定碩士研究生不僅必須完成畢業論文,而且在校期間還要在公開刊物上發表1~2篇論文方能畢業。然而在研究生大量擴招的今天,每年都有數十萬研究生畢業。現實卻是,不可能每所高校、每個專業都能培養出這麼多學術型、研究型人才,同樣的,社會也不需要這麼多學術型、研究型人才。這種強制性的畢業論文要求,只會使得很多人病急亂投醫。爲了應付發表論文,迫使研究生們爲了論文而去論文,急功近利、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之風盛行,花錢買論文、花錢買版面愈演愈烈。論文本應該是一場思想風暴的呈現,鼓勵學生進行新探索,但事實上,卻成爲了一把厚重的枷鎖,讓學生們不堪重負。

最後,論文的初衷本是確立你的新發現新觀點新概念等科研成果的優先權,但如今“publish or perish”(不發表論文,就走人)的現狀,再加上發表論文成爲了衡量學術水平的唯一標準,早就已經使得“論文”變質且貶值。“如何使得論文成功通過”成了每一位畢業生的頭等大事,各種投機取巧,花裡胡哨的形式表格的背後卻是經歷了無數次查重摺磨後修改而出的樸實無華,甚至語句不通的文字內容,毫無實質價值,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垃圾。

要想擠壓“應檢論文”的生存空間,抵制高校學術的應試之風,還需以素質教育爲着手點,培養學生參與學術研究的能力。在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全面實施德育、智育、美育,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一個寬鬆、活躍的學術氛圍。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自覺地學習,積極地發展。只有讓學生的心態從“要我寫”向“我要寫”轉變,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海洋中,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文章,用論文來宣告他們新的研究發現,而不是新的形式創作。

應試之風滲透到學術圈的背後,體現的是當下素質教育的缺失和各種體制弊端,當然也是一種現實的無奈。學術教育要想獲得豐碩的學術之果,光靠素質教育來進行施肥遠遠不夠,更重要的還是在於那顆代表着教育體制的大樹是否長有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