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輕軌年底成圓 沿線移植112雨豆樹

高雄環狀輕軌預計年底成圓,市府捷運局及統包團隊12日現勘鐵道一街雨豆樹補植過程。捷運局表示,輕軌原本206棵雨豆樹採以站就樹原地保留,沿線也計劃補植112株雨豆樹,維持大順路段樹蔭蔥蘢意象,提升沿線景觀也增加遮蔭功能。(高市捷運局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颱風期間經常造成路樹傾倒,由於高雄輕軌年底即將成圓,高市府捷運局也在大順路上移植112棵雨豆樹,提供民衆遮蔭。然而,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呼籲,若要種植雨豆樹必須從小種起,且保持優良的土壤排水功能,否則恐怕在臺風來襲時,又會因樹倒造成危險。

今年9月海葵颱風來襲,2天內就造成高雄市600多棵樹木吹倒,甚至砸傷民衆及路邊停放的車輛。面對輕軌年底將成圓,市府捷運局表示,輕軌二階沿線原本就有206棵雨豆樹,採以站就樹原地保留,延伸後的沿線也計劃補植112棵雨豆樹,達到避蔭效果,已偕同專家勘查補種工作。

不過,長期從事護樹運動的莊傑任表示,種植雨豆樹必須先克服排水問題,也要顧及土壤質地,讓樹根穩定,並在土裡埋1.5至2米的透氣管,以保持雨豆樹的穩定,否則強風吹襲恐怕又將出現樹倒畫面。

莊傑任也呼籲,若市府要設計人行道樹或避蔭樹種,應該像歐美國家一樣從小樹開始種,必須從樹木米徑10公分以內開始種植,否則根系容易被截斷,遇強風就倒。若雨豆樹好好發揮本性,其實不容易樹倒,但真的要移植時,包覆根部的土球必須達8倍到12倍以上,不要讓根系受傷;不過,就捷運局提供的照片來看,樹木米徑已達20至30公分,土球僅有6倍左右,這樣的方式既不長久,未來也恐釀災害。

捷運局則強調,新植現場邀集工務局公園處及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詹明勳指導。

詹明勳表示,每個樹種栽植培育環境不同,根系生長幅度也不同;現場實際觀察檢測,新植雨豆樹圓錐型狀根球,根球深度70公分,直根末徑小於2.54公分。根球徑向直徑是樹幹直徑6倍,根末徑小於5公釐,根球尺寸大小已經涵蓋樹木主要結構根系與支根系,符合標準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