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南通 打造陸經濟樞紐

狼山風景名勝區。(許叢軍攝)

南通中央創新區規畫圖。

建設中的滬通長江大橋。(高中鵬攝)

南通新城區欣欣向榮。(彭常青攝)

秋風乍起,濱江而立的江蘇南通五山卻依然滿目蒼翠,似一幅巨大的綠毯鋪展江天之間。南通以五山爲依託打造的這片近10平方公里「生態綠核」,已成爲大陸國家森林公園

但曾經的南通,卻是「臨江不見江」,長江邊碼頭、工廠圍城民居雜亂無序。近年來南通大力修復沿江生態環境,打造名副其實的濱江之城。10月15日,南通捧回「國家森林城市」的金字招牌。沿江變靚了,城市變美了,高顏值的南通,讓人「詩意棲居」。

40年拚出改革新天地

石橋,40年前不過是連接海門通州兩地的一座石板橋,如今,它已成爲世界家紡行業中的重要「風向標」。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驚雷,在江海交匯處的南通激盪出巨大回響。原來在疊石橋附近遮遮掩掩做繡品生意的當地農民,挺直腰桿,光明正大地邁向市場,大力發展家紡業。如今,以疊石橋爲核心的南通家紡產業已吸引50萬人從業、年創造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產值。更有上千名疊石橋商人馳騁五大洲,用家紡產品叩開全球貿易的大門。特別是2015年,獲批成爲市場採購貿易國家級試點後,疊石橋正成爲「集聚全中國、面向全世界」的區域性國際貿易新高地。2017年,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額超過30億美元。

改革開放之初,南通主攻電子和輕紡工業發展,1980年就成爲大陸第二座人均工業產值超萬元的明星城市。此後南通大力度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搞活市場,發展造船、電力、化工等產業,構建改革開放新格局。以蘇通大橋建設爲標誌,南通邁入橋港經濟新時代,跨江融合、對接上海,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40年,從南通入海的萬里長江依舊潮涌浪急,但岸上卻早已舊貌換新顏。南通經濟總量在改革開放初只有30億元,2003年首次超千億元,此後不斷突破千億級的增長,2017年實現大陸生產總值7760億元。

到2020年,南通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兆元,躋身大陸全國少數「萬億俱樂部」城市;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8%,中央創新區建設初見成效,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此後再經過5年努力,南通經濟總量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中進入前15位,在大陸全國地級市排名進入前5位。

出江入海具交通優勢

走進開港運營才3個多月的南通通海港區,只見貨櫃堆積如山、車輛穿梭不停。沿江碼頭上,高度智慧化的岸橋將一個個集裝箱吊裝巨輪中。「這座港口遠期規畫年吞吐能力達400萬標箱,將和已獲批覆的通州灣海港通過鐵路相連,形成大陸繼寧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外的江海聯運第三通道。」通海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東芹說。

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是江蘇唯一濱江臨海的城市、出江入海的門戶,交通優勢明顯。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追趕超越大調研,南通創新爭當先鋒的戰略路徑,努力將交通優勢轉化爲物流優勢,將物流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加快發展樞紐經濟,奮力建設經濟樞紐,打造名副其實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

按照以我爲主、自主規畫原則,南通謀畫布局空鐵、江海聯運港口和互聯網三大樞紐。規畫建設南通新機場,結合北沿江高鐵,形成「軌道上的機場」,和上海兩大機場快速連通;按照國際先進標準推進通州灣海港建設,加快江海專用疏港鐵路和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建設公鐵水集疏運體系,打造江蘇出海新通道;發揮「寬帶中國」示範城市效應,推進5G網路等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成爲大陸首批商用城市和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成華東地區重要資訊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