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遇到停電成爲靈感!雲門新作《定光》舞者爬海拔3422公尺合歡山

雲門舞者爲了鄭宗龍新作定光》,登上海拔3422公尺的合歡山北峰。(圖/雲門提供)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疫情雖然衝擊表演藝術圈,卻也帶給藝術家沈澱、啓發靈感的契機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在一次隔離期間正好遇到大樓停電,他從痛苦轉變爲享受,內在的安定讓他有了創作靈感,《定光》因此誕生;而舞者們不僅要經過多次有氧肌力與負重訓練,爲了讓身體更貼近自然,還一起在端午前夕登上海拔3422公尺的合歡山北峰!

自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退休後,鄭宗龍2020年正式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2016年的創作《十三聲》在今年年初巡演歐洲,共63天11座城市27場;而去年他的作品毛月亮》與冰島樂團Sigur Rós聯手,打造冷冽科幻異想宇宙,被國際專業舞評網站Seeing Dance贊爲「兇猛而美麗」。

上半年由於疫情緣故,雲門許多演出都取消,對鄭宗龍而言有更多時間可以跟舞者工作,特別是有12位新的舞者,從前都是跟着林懷民老師,「對我們而言反而是好的時間,關起門來好好工作,等到門打開了,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準備好了,這是好事。」

鄭宗龍說,《定光》這個作品剛好遇到疫情,讓他跟舞者有安靜與安定的時候,而在安靜的時候感官會變得特別敏感,「當從歐洲返臺隔離的時候,剛好遇到大樓停電,一開始我覺得好痛苦,但後來變得非常享受,因爲社區的周遭聲音我都可以聽得到。」這股內在的安定,也成了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

▲隔離時遇到大樓停電,成了鄭宗龍新作《定光》的靈感來源之一。(圖/李佳曄攝)

而《定光》靈感起源最早在2018年,鄭宗龍與林強、張玹在聊天的時候跑出這個想法,當時在做《十三聲》,舞者須製造出市井小民聲響場景,是一個雜亂未經過編排的聲音狀態,因此鄭宗龍思考,「聲音還有什麼可能性?有沒有可能被好好的編排,做出不同的聲音效果?」

他回想到年幼時,開心快樂的時候會亂哼亂唱,長大之後走在路上,也會看到小孩子有同樣的狀態,而當聲音跟肢體和在一起的時候,那樣忘我的狀態,身上彷彿散發着光芒,所以纔將作品取名爲《定光》,「『定』就是和在一起的關係,『光』則是希望給大家一些希望、溫暖。」

▲《定光》靈感起源最早在2018年,鄭宗龍回想到年幼時,開心快樂的時候會亂哼亂唱。(圖/李佳曄攝)

關於與土地間的關係,讓鄭宗龍回想起小時候父親帶他去哈盆越嶺爬山記憶,有長達45分鐘的下坡,踩的地方都是樹根,「對一般人來說會是很辛苦的路,但對我來說反而很好玩,我可以在下坡時找到很多新的跳舞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走法、蕩來跳去的,慢慢成了自己的舞步。」

爲了讓舞者的身體與自然更貼近,身經百戰的舞者,經過多次有氧、肌力與負重訓練等準備後,特別在端午連假前夕登上合歡山北峰,也學會登山杖的正確使用,鄭宗龍想起爬山的情境,「當時希望在上坡跟下坡時,舞者真的可以用身體去感受這片土地。對年輕舞者來說,有些畫面只有在照片中看過,但當身體真的參與其中時,可以把一些知性拿掉,把感性放進自己的身體內。」

▲雲門舞者爲了鄭宗龍新作《定光》,登上海拔3422公尺的合歡山北峰。(圖/雲門提供)

而上山前謹慎的心情與身體的疲累,在攀爬過程中逐漸被周遭環境釋放,海拔3422公尺的視野美景,從懾人的夕陽、滿天星斗到等待日出,大自然帶來的震撼,深深刻印在舞者身體裡。《定光》將於10月1日在國家戲劇院進行世界首演,連演4場,隨後巡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過期的票券只能丟掉嗎?快來兌換東森幣復活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