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發佈新政挖掘人工智能應用潛能

本報記者 寇佳麗

人工智能(AI)作爲前沿技術,在衆多技術創新中展現了顯著的“頭雁效應”。

人工智能不僅推動了從局部探索到全面發展的轉變,還實現了從試點應用到賦能各行各業的飛躍。一旦人工智能成功開闢出一條將技術創新轉化爲實際應用進而真正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的道路,其他新技術也將能夠借鑑或模仿這一模式,共同促成一個積極的發展態勢。

當前,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高地已成爲各地發展AI產業的重中之重。截至9月18日,年內蘇州市、深圳市、杭州市、鄭州市等多地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佈局發佈了新政或新舉措。從內容上看,不少地方將拓展應用場景作爲關鍵內容予以安排。

例如,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於9月16日發佈消息顯示,《蘇州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方案》《蘇州市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製造業”的若干措施》已發佈。此前,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提出,“深化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打造場景應用先鋒”。

“應用是技術創新改變現實生產生活的必要環節。應用場景的拓展,實際上正是AI技術向各行各業的持續滲透,是人工智能與生產、服務等各類具體場景的融合。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的運用日漸成熟,不過整體上,其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業內企業與從業人員仍在爲挖掘應用潛能、探索更多穩定盈利模式而努力。”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與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述局部與整體的差異性,是人工智能應用潛能釋放過程中一個較爲鮮明的特徵。如何理解這種差異性?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行業特性決定了AI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不同行業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和具體應用方向存在差異,因此,人工智能技術在與不同行業融合的時候,其時間線與進度各有不同。“值得關注的是,市場需求是推動AI技術應用發展的關鍵動力。局部應用往往聚焦特定功能或流程優化,相關需求具體且迫切;整體需求潛能的釋放所涉內容則更加宏觀,需要長遠規劃。”

市場需求帶動融合走深走實,在製造業領域體現得較明顯。伴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消費者對多元化和高質量產品的追求日益增加,促使製造業從提供傳統加工服務向高端製造轉變。製造業企業要向消費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就不得不提升製造能力。因此,製造業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參與制造全過程的需求持續提升。

與之對應,今年以來,推動AI技術與製造業不斷融合是多地挖掘人工智能應用潛能的關鍵方向之一。例如,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天津市工業技術改造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推動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製造環節深度應用,形成一批虛擬試驗與調試、工藝數字化設計、智能在線檢測等典型場景”。

信息通信專家陳志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製造業與AI技術融合不僅能提升勞動生產率、促進傳統產業升級,還能催生一批新興產業。在二者深度融合的未來,人工智能將覆蓋製造業的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全流程,剛性生產可能在AI技術的驅動下更加柔性,智能製造機牀將會大規模普及,協助製造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更加高效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談及未來,陳志剛表示,除各地政策支持外,企業應發揮好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AI技術供給能力,積極參與智能製造標準和規範的制定。此外,建議企業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參與智能製造項目課題和調查研究,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落地。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