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保護法今上路 陸互聯網平臺再添緊箍咒

個人信息保護法

「個人信息保護法」11月1日正式上路。法規除了明確規範不得過度收集個資、加強個資內容保護、對收集生物資訊等敏感個資有更嚴格的要求等,針對掌握海量個資的電商平臺,不僅限縮大數據分析下的商業行銷,並設置了更高的個資保護門檻,對於互聯網平臺發展來說,無疑鎖上一道新的緊箍咒。

另外,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9日公佈「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的徵求意見稿,將依照用戶規模、業務種類等指標,將其分爲超級平臺、大型平臺和中小平臺三級。市場預估,按照上述標準,微信、淘寶等APP未來都將按照超級平臺管理,根據「平臺愈大、責任愈大」的管理方向,對超級平臺來說等於監管再度升級。

光明日報報導,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在8月下旬表決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旨在透過立法以準確封堵網路安全上的漏洞。

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統計,截至2021年6月,大陸上網民衆已超過10億,網站數量和App數量分別超過422萬個和302萬款。因網路安全規範跟不上市場發展,造成個資大量外泄,廣告資訊胡亂傳送、電商平臺利用數據分析對新舊客人給予不同價差的「大數據殺熟」、乃至網路詐騙等問題層出不窮,官方不得不從法源出手整治。

掌握海量個資的電商平臺更是監管首要目標。除了個資信息保護法,加上先前已實施的「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都對個資處理、演算法應用等層面有不同規定,等於全方面規範電商平臺的義務與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最重要的內容,是構建個資跨境使用規則。

在美股上市的大陸跨境互聯網券商如富途、老虎證券首當其衝。10月中旬先被官媒點名,個資保護法上路後,其在個資安全性與合法化都存在風險。緊接着10月底更被中國人民銀行官員直指,這類互聯網券商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致其富途和老虎美股股價,自10月25日~29日一週之內雙雙暴跌逾25%,可說是第一波遭受新法衝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