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生命教育的三理學分析---教育病理學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逾三百萬人學習成長!
微信改變了推送規則, 要想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文章,請
記得每次讀完後,
點個【
【德慧智】官方公衆號:三十年教育研發經驗的全生命週期教育平臺,以伏羲黃老文化經典爲核心的慧性教育理論與孔子原儒思想結合,運用現代科學發現與工具方法,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幫助超二十多萬家庭和五大學校試驗區學生身心受益!成就孩子幸福人生,成就社會幸福家庭!
在個體生命教育當中出現的問題,也應從本因、內因、外因三個方面,通過運用“執一明三定二用五”的天道自然法則,進行全面分析,這是教育病理學研究的範疇。
(1)本因病理
個體生命的本因系統裡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必然會在生命進程中出現異常生理現象,也就是病理性改變,這種病理現象如果根源是在本因上構成,則最難以矯正。病理性的本因需要“用五”,按照五行五德進行質象與物相的“定二”歸類定性,“明三”把握陰陽而用中,“執一”而以德治理。
本因病理主要包括精神系統在質象本性上存在的虧缺不足,以及物相DNA基因組織結構上的變異缺失。
知正常的生理、才能識異常的病理。
古代聖悊們通過修身實踐的觀察,發現本性是既可以與物相命體緊密結合,也可以獨存在於質象高維度之中,而以質象生物光的形態而存在,本性的本因正常生理狀態是“圓陀陀,光灼灼”。
那麼本性的質象本因性任何異常變化,相對於圓滿和光耀,就都是處於病理性變化狀態,病理變化必然是“圓”態周整的缺失,表面的凹凸不平,光態的散漫和強度的弱化。
以五德而論之,也就是五德中某些德性品格的缺陷造成品質能量的缺失,不能保持德一的高度穩定形態,而是處在五德樸散並且不足的異常改變中。
德一樸散爲五德的存在,五德形態相對於德一形態而言,其質象生理學本身就發生了鬆散分解性變化,處於亞健康生態中。如果進而存在分解缺失或者參差不齊性改變,也就是病理性改變。質象本因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在五德的先天性缺失或者不足,五德基礎結構薄弱,能量嚴重不足,品格缺陷。
其中還包括血親家族本因對本體質象光的副作用性,這些因素的集合,制約生命精神系統的完善和健康。
物相本因的病理改變,則主要體現於命體本身DNA基因五行的不足或者異常,既有本體病理因素,也包含着家族血親的遺傳因素,共同制約命體系統的發育生長和健全,以及健康。
這些本因上的脫離了正常生理形態的質象病理與物相病理性改變和不足,就是先天的“病根”,它們會在生命發展進程中全息性地表現出來,包括在健康、智慧、命運等各方面,表現出缺憾和不足。
(2)內因病理
內因系統的異常病理狀況,除了把握本因病理因素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執一明三定二用五”,在質象的五德和物相的五臟兩大系統中,“定二”而析。
內因造成的自身生理上的缺陷,與教育的法則和生存法則的正確與錯誤密切相關,可以從受教育者的九識系統逐一分析,關注受教育者全部的身心體徵,而發現內因的病理產生的根源。
例如,慧識的透髮狀況,是否受到充分的保護?智識的發育狀況,是處於明智狀態還是愚味狀態?慧識與智識是否處於平衡狀態?意識是處於霸治還是正治狀態?前五根的行爲是否符合善正德的要求?其先天功能維護與後天功能的發育情況如何?逐一加以分析,找出病因所在。
其中還是要着重分析後天的意識與智識,是否處於善正真的狀態,是否具有正識、正知、正念,對事物是否具有符合道德的判斷能力,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是私心過大還是慾望過多,是什麼因素造成病理性的情況出現,等等。
找到內在的病因,才能夠辨證施治,尋求到正善治的治理方案。
內因的病理分析,既包括對受教育者當前質象的五德狀態進行分析,同時包括對物相內在營養的分析,只有正確提供物相營養,使五臟胖成的健康發育成長,機體發育的均衡性才能獲得保障,要發現與清除錯誤與有害的內因形成。
質象與物相雙重屬性的正善治,決定着內因病理生成的轉機和可調控性。內因病理分析,包括對內在的品格、品質,與外在的品行全面掌握,找出弱點與不足。
這種內因病理分析,可以運用五德分析表,針對生理或性格方面的外在病理表現,找出五德當中過弱的一項,或者某幾項,展開具有針對性的修補治理。
(3)外因病理
外因病理,是指受教育者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到的一切外在物相的邪惡致病因素和病理改變,以及性識、慧識、智識、意識所感知到的一切質象的外在邪惡致病因素和病理改變。
在外因方面的病理分析,主要從受教育者生活的環境,接觸的人,經歷的事等幾方面背離真善美進行分析,找出僞惡醜的病理生成因素,以及違背正常生理導致病理的關鍵外因。
在分析受教育者病理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瞭解其生活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工作環境、受教育的環境,經常接觸的人羣等等,只有全面瞭解受教育者的生活環境,才能發現其病理現狀的主要成因,問題的癥結所在,尋求更準確的解決方案。
例如,一個學生表現散漫,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漫不經心等,經瞭解原來主要是家庭環境所造成,父母在外地工作,將她長期寄放在爺爺奶奶家中,老人精力有限,對她的各方面關照不夠細緻……只有瞭解到癥結所在,才能夠有的放矢地尋求治理方案,並對治理的效果有一個相對準確的預期。
同時,也不能忽視受教育者的生活經歷,某些重大的經歷會給受教育者造成一生的影響,可能是正向的影響,也可能是負面的影響。要解決現狀的問題,有必要了解背後的根源。
比如一位中學生原本積極正向,忽然間消沉下來,原來是父母離異造成的心理壓力,教師如果不去追究其所經歷的事情,很難從根本上予以調整。
該文摘自熊春錦先生著《幼兒教育概論》,現代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2022年7月第3次印刷
《幼兒教育概論》書籍熱銷售罄之後再版上線!
本期話題
讀完本文,你有什麼感悟呢?
✎歡迎在留言評論與分享
摘錄:文摘組
配圖/美編:艾瑩終審:沅首
德慧智教育,信用就幸福!
歡迎掃碼下方二維碼
加社羣管理員微信
一起參加學習吧!
如何父母只忙活一陣子,孩子就受益一輩子!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累計幫助逾三百萬人身心成長!
即可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爲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點個“在看”&“點贊”,
公衆號裡不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