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躉售物價說再見

跟躉售物價說再見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各類物價漲幅

PPI是衡量國產品出廠價格(包括內銷、出口),不同於包括進口、出口及國產內銷的WPI。兩者除了範圍不同,PPI衡量的對象也僅止於「本國生產者」,因此貿易商、復出口報價也都不在統計之列,因爲前者非生產者,後者非國產品。

■依主計總處的資料,以民國105年爲基期年,105年躉售物價指數等於100.0,民國41年躉售物價爲14.95,民國50年爲30.21,民國60年爲35.54,41~50年漲了102%,50~60年漲了18%,戰火連年的民國40年代,漲勢極猛。

國民所得評審會上個月通過,自明年起躉售物價指數(WPI)停編,這項編了整整70年的指標將在今年底畫下休止符,這雖是時勢所趨,但也像老友年邁而逝,讓人感傷。

WPI、CPI 各有所司

過去統計學教科書會在最後幾章談指數(index),經常被拿來介紹的就是躉售物價,「躉」字許多人不會念,唸了這一章後都會念了,也算是收穫,另外躉售是批發,也是念了這章才懂的,若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比,一個是衡量廠商的成本變化,一個是反映生活成本的消長,兩者各有所司,其重要性,不分軒輊。

相對於統計學把物價指數列在後幾章,經濟學教科書通常把物價指數列在前幾章,Michael Burda和Charles Wyplosz所寫的總體經濟學在第二章指出,躉售物價指數就是衡量批發階段的商品平均價格,而商品價格又與各類原物料行情遙相呼應,之所以要編進口物價、出口物價、躉售物價、消費者物價等等…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的物價指數,就是說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平均」價格,爲了不同的目的,需要用不同的物價指數來呈現不同層面的變化。

民國41年,政府自大陸撤退來臺不久,就開始編躉售物價指數,那個年代,兩岸戰火連年,物資缺乏,通膨壓力籠罩全臺,41~50年躉售物價漲了一倍,生活的辛苦,不言可喻,消費者物價指數直到48年才姍姍來遲,陪我們度過那個荒亂歲月的是躉售物價。

歷史如此悠久,何以不繼續編下去?這是因爲自1990年以來,各國大多改以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取代躉售物價指數(WPI),雖然書本上依然敘述着躉售物價,但那時還編有躉售物價的只剩日本、臺灣、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少數國家,在進行國際比較時,我們拿不出資料跟人家比,也是困擾。

較易解釋 PPI國際通用

躉售物價指數有其時代的意義,也陪我們走過荒亂的年代,但隨着貿易量的逐年擴大,這項物價指數愈來愈難解釋,這項綜合國產內銷、進口、出口三項物價而成的躉售物價,既有出廠價格的概念,也有進貨成本的旨趣,解釋起來有些麻煩,譬如說,躉售物價上漲是好是壞?若是出口價格推升的,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是進口價格引燃的,那就不是好事了,非僅不是好事,還可能引發輸入性通膨。也正因爲概念如此朦朧,使得昔日在統計學、經濟學書本上有一席地位的躉售物價逐漸不爲各國採用。

我國自去年(110)起開始編制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這項指數就是反映國產品的出廠價格,包括內銷、出口的價格,由於不包括進口價格,因此很好解釋,PPI上漲反映的是廠商營收的提高,自然是好事。以今年前七個月觀察,我們進口物價上漲17.7%,所幸生產者物價也漲11.8%,漲幅雖不如進口物價,但也漲了不少,可抵消部分農工原料的壓力。

長江後浪推前浪,隨着生產者物價登場,如今是跟躉售物價說再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