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PTT「反着做」就對了 長榮這天聲量爆新高一堆人喊買 隔天開始崩

航運股近期出現劇烈回檔。(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航運三雄長榮、萬海及陽明股價在7月初站上歷史新高,沒想到隨着長榮、陽明接連進入處置後,股價出現劇烈回檔,短短1個月重挫超過43%,讓不少投資人哀鴻遍野。有趣的是,在長榮股價創新高來到224元當天,網路聲量也改寫新高紀錄,但就在隔天被列處置股開始下殺後,聲量也跟着走跌,此外,集保所數據也顯示該周長榮股東人數暴增逾4萬人,交易熱度相當高,網路討論聲量似乎也成爲判斷散戶進出的意願依據。

長榮股價在7月6日衝上收盤新高價224元,不過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顯示,前一天(5日),長榮的網路討論聲量就已經飆高,臺灣網友聚焦在長榮的討論高達4371筆,範圍包括PTT、臉書及新聞媒體等,當時不少人認爲長榮有機會繼續上攻,持續看多航運股。

6日長榮股價創高後,聲量也刷新最高紀錄,即使長榮在7日被列入處置股,每20分鐘搓合一次,受到不能當衝、必須全額交割等限制,還是有網友留言,「長榮會越關越大尾」、「在牢裡繼續飆」、「大哥關不住」等看法,對航運族羣有高度信心。

此外,根據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數據,長榮在7月5日至9日的股東人數單週暴增4萬2133人,達到41萬6941人,顯示網路討論聲量成爲觀察個股人氣的指標。

沒想到長榮就在進入10天關禁閉後,股價出現劇烈回檔,即使20日出關,股價仍持續下殺,27日跌到波段低點126.5元,暴跌超過43%,網路討論聲量也跟着下跌,航運股的人氣響起潰散警鐘。

至於航運股未來趨勢,據工商時報報導,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認爲,航運股最大問題不在基本面,而是籌碼過於凌亂,業績優勢也難發揮,因此急漲急跌後進入整理階段是可預期的結果。下波行情浪潮來襲前應有四大指標值得留意,包含成交量萎縮、當衝張數降低、盤中震幅縮小,以及市場負面聲音放大,最主要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運價並未出現鬆動跡象,仍具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