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高中班主任請教後,我才發現:普娃缺的不是努力,而是……

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最近,當高中班主任的一位朋友,和我講起一件事,感慨頗深。

她說,班上有個男生,不是儀容儀表標新立異,就是幾次三番和她“詭辯”。

最初她也頭疼,覺得該找這個後進生的父母好好聊聊了。

但倆師生“爭論”幾次後,朋友發現男生並非不懂事。

在一次數學課罰站後,她批評了這個男生,給其安排了一個離辦公室最近的專屬座位。

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被老師“關照”了,總愛抱怨幾句。

但事實上,男生只是表面不滿,其實什麼都明白。

於是,某天從外面返校時,男生給朋友帶了杯咖啡,認真地說:

“我知道您最近幾天在加班,下午還有課,提神。”

很是讓人欣慰。

是啊,在人人都說的叛逆期,孩子又何嘗不是在渴望關注?

就像這位男生後來告訴朋友的:“老師你是爲我好,我知道自己錯了。”

所以你看,從來沒有“後進生”,只有“學困生”。

成績不好只代表現在,但如果父母、老師能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他們也會在自己的漫漫人生中一路生花。

“他只是榜上無名,並不是腳下無路”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是當時上高中的鐘生明在課堂上引用的一句話。

那時,他作爲紀錄片《高三》的拍攝對象之一,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作爲班上的“差生”,說出這樣的話,得到的不是讚揚與認同,而是其他人的嘲笑。

因爲他成績不好,經常逃課睡覺,翻牆去網吧,甚至還公然反抗老師。

種種問題,讓他成爲老師、同學眼中的問題少年。

外人不看好,都以爲他沉迷於網絡,卻不知道他是做遊戲代練,藉此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那個物價水平不高的時期,他的想法很是清奇。

有人說他不務正業,才導致高考落榜。

但他也並非抗拒學習,後來他在班主任的引導下選擇復讀,考上大學。

畢業後又靠着先前接觸互聯網的嗅覺,抓住了電商的風口,買房買車,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年少時誇下的“海口”,也得以實現。

所謂差生,其實並不差。

只是缺一個尊重他們想法的人,引導方向。

也許,鍾生明的成功是例外,但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很好的引路人:班主任。

在校違紀,學校要處分,是班主任求情再給他一個機會,不能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

復讀,也是班主任勸導的。

這些,都是教育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分。

而這個故事,也不是告訴大家學習不重要,而是給予父母們這樣的啓發:

每個孩子的可能性,不一定寫在紙上,但會呈現在他們的言行與興趣中。

就像一句話說的:

“成長的路千萬條,適合孩子的纔是最好的。”

父母可以建議與引導,但不必着急替他們“定終身”。

別讓社會時鐘,困住你的孩子

想起朋友家的孩子壯壯,與鍾生明的情況截然相反。

壯壯剛上初中,成績名列前茅。

彼時,朋友看了幾本育兒書,上了幾節育兒課後,被裡面的寶媽、牛娃深深折服,便和我說:

“不行,我家孩子差得也太遠了。別人都準備衝刺了,他還在吊車尾。”

當時,她倒也尊重了孩子意見,問他長大後想幹什麼。

壯壯只以爲這是簡單的親子對話,可他說了句“想當翻譯官”後,朋友就給她報了各種課:

線上的一對一外教,線下的小班教學,美其名曰“爲圓夢做準備”,事實上這孩子學得很痛苦。

直至班主任的電話打到朋友那裡,告訴她壯壯幾次家庭作業都沒完成,隨堂測試也越來越糟糕,她才重新找壯壯談話。

結果,壯壯告訴她:

“媽,我不想當翻譯官了,我現在只想做好自己。”

那一刻,朋友才明白過來:

孩子現有的認知與能力滯後於未來,對照他人的節奏學習只會適得其反。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作“社會時鐘”。

即人們處在同一集體,用共享的社會節奏衡量自己的生活。

父母擔心孩子落後於他人,就會要求他們“正確且準時”。

但遺憾的是,這種苛刻只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家有普娃,我們看不到他們未來的樣子,但在內卷的環境下,不妨聽聽那些“過來人”的心聲

網友@chinchilla說:“父母給我很大的壓力。”

父母對她要求很高,但她自知只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每每面對家人的高期待,她常常會哭,會深感內疚。

還有網友@重度聲控僞現充,她在帖子《關於順社會時鐘的代價》中寫道:

“一次失敗的背後,是我們再也無法完成這套線性模板的巨大的失敗焦慮。”

跑得快,也意味着來不及欣賞沿途的風景,所以請告訴孩子:

“你可以按自己的節奏來,做自己就好。”

允許孩子慢慢來,不慌不忙剛剛好

心理專家姬雪松說過:“父母過多地催促孩子,通常是因爲自身的焦慮。”

所以有時不是孩子慌張,而是在親子之間發生了焦慮的轉移。

網上流傳着這樣一張“雞娃”圖:

按部就班學習是普通,超前學習是中等,超綱學習纔是優秀。

若是以此作爲參考,不只是孩子崩潰,做父母的也會傷不起。

之前熱映的電影《學爸》,就曾把雞娃日常搬上熒屏。

影片中,幾位家長爲了孩子的上學問題,搶佔學區房,安排特長班,結果家長越來越緊繃,孩子越來越厭學。

教育,到底拼的是什麼?

有關這個問題,影片在最後給出了答案:慢養孩子最重要。

當家長們不再讓孩子學這學那,比拼學習速度,他們反而能有更好的成績:

有作爲代表去演講的,也有考試取得A+的。

不搶跑的孩子,後勁兒纔不會打折扣。

爲人父母,倘若對孩子沒耐心,不妨想想當初是怎樣教他們走路、說話的:

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循環往復,終換來了那聲聲“爸爸”“媽媽”。

所以,與其給孩子消耗性的財富,不如給他們留下生產性的技能。

譬如,把假期上輔導班,換成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感受萬物的生命力,豐富精神世界;

用親子活動代替雞娃時光,讓孩子參與家務或者一起做手工,都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

此外,不要再和孩子說“學習不好就完了”,多發現他們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允許每個孩子按自己的節奏成長,一切都會剛剛好。

誠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年少成名。

孩子不能擁有傲人的成績,那就尊重他們的未來。

也許,孩子會走得很慢,但沒關係,能照顧好自己,就是父母最大的寬慰。

就像一句話說的:

“在命運爲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育兒之路,只等花開,什麼時候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