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10年普娃,發現縱容落後反而是最好的鼓勵

“你女兒左右腦的最高級別腦出血。還有小腦有個挺大的囊腫,通過這幾次隨訪來看,是不需要做手術了。”

“那這對於她今後有什麼影響?”

“她今後的平衡能力肯定會顯著受到影響,走路總會跌,動作不協調等,還有很多涉及到平衡能力的運動估計也會很難。”

這是小D 1歲時最後一次腦外科隨訪的時候,醫生對我們說的話。

一晃已經9年多過去了,我們經常會忘記這段話。

但我們知道,小D學很多運動都不容易;

小D也知道,有一些運動是自己喜歡的,有一些運動是媽媽要求必須學習的,因爲媽媽說過,哪怕不喜歡也能做到,這很酷。

哪些是涉及到協調能力和平衡的運動呢?

那可太多了,這些年我們在鼓勵小D堅持的就是游泳和自行車(平衡車),包括還有我克服自己恐高和她一起練習攀巖

如今,小D會自由泳和蛙泳了,這個興趣班她“三進三出”,我們折騰了快5年;

小D終於可以完成攀巖抱石的基礎難度了,比她媽媽膽子大了(但在整個攀巖館裡,我們母女膽小程度仍舊穩穩排第一);

小D也終於學會了自行車,準確說是從平衡車/輪滑車再到自行車,對於其他孩子來說就是“無縫銜接”就會的,她都需要不斷練習。

每每這時,我們會突然想起當年醫生的話,感嘆走過的路,更感嘆大腦神經可塑性的強大,原來看起來都“沒希望”的運動,只要不放棄,都能“做到”。

當然,“做到”和“精通“是兩碼事。

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小D騎行總在最後一名的故事。

01

新手上路,手癢

就像剛拿了駕照就總想上路開車,小D剛學會騎自行車,也總是腳癢癢。

家附近的都是小花園,繞圈的騎行已經不能滿足她了。這時,我和小D爸爸商量,要不要試試看,讓他們參加集體騎行活動(嗯,我不會騎車,這件事只能爸爸出馬)。

第一次騎行是繞世紀公園的騎行道,一圈是5公里,他們父女倆隨着大部隊一起出發(我跑步跟隨),小D大概騎了2公里就停下來了。

她和我們說,她手痠肩膀酸,這很明顯是因爲緊張導致的代償,我們停下車,鼓勵她抖動一下肩膀手腕,然後繼續上路。再次出發前,我提醒她,肩膀下沉放鬆。

但還沒騎1公里,她再次停下來了,說不想騎了,回家吧。我和爸爸都鼓勵她,騎到前面那個賣運動飲料的小房子,咱們就回家。

於是,小D爲了那口飲料,又勉強堅持了半公里。第一次騎行失敗。

回家後,我們問小D什麼感受?她說,她很害怕,其他人都騎得很快,我跟不上。我想快起來,我就不穩了,感覺自己要摔了。

我和她說,你已經很棒了,你是第一次上路,他們都已經騎了很久了。下次再騎,如果覺得別人太快影響自己了,你就不要去看旁邊,就看自己前面的路,然後根據自己兩個腳的節奏數節拍:12~12~12~。

說完,我們倆還操練了一下。爸爸也覺得小D很棒,那晚他請小D吃大餐,慶祝她第一次上路騎行。

吃完飯,我們問小D,下次還要騎行嗎?她閃着眼睛和我們說,“要!”

然後也不知道是說給自己聽還是說給我們聽:“我騎得慢,我就自己慢慢騎,12~12~數節奏。”

02

再次上路,終於完成

第二週的週末,我們仍然去世紀公園騎行。一羣人出發,一下子差距就拉開了,這次小D似乎“心甘情願”地做隊尾了。

但速度反而比第一次快了,因爲我跑步已經跟不上了 後來根據小D爸爸反饋,她的確在數節拍了。

我因爲跟不上,索性就不跟了,反方向去他們起點等。當時就是下意識的舉動,現在來看似乎那天我就認定,小D是可以騎完一圈的。

果然等了一小會,我聽到一大一小的聲音了。我可興奮了,立馬朝他們跑過去,然後大叫,“Dorothy好樣的,你騎完一整圈了,能力又升級啦!”

什麼叫“樂極生悲”,就是我們這樣的。

在轉彎處,有人超車,而小D也因爲看到我而分心,摔了。

側面倒下,手肘撐地,大大的一個傷口,在流血了。

小D沉默了兩秒,開始放聲大哭。幸而,養育了這麼多年總在運動方面受挫的娃,我和先生已經形成了默契。

他一手推自己的車,一手推小D的車;我拎起小D,轉移到人行道。然後我們熟練地用礦泉水沖洗傷口,拿出隨身攜帶的邦迪。

我們倆全程都沒說話,也沒要求小D“別哭了”,這樣的場景我們太熟悉了,這個孩子的哭,不是“發脾氣”,而是對自己的“無能”表示不滿。

這時候任何的語言都是多餘的,鼓勵都會變成在襯托她的“無力”,我們能做的就是先確保人身安全,然後就是允許,允許她發泄,在儘可能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

大概三分鐘不到,她自己調整好心情了,深呼吸了好幾次,止住了眼淚,和我們說,我好多了。

要知道,3分鐘真的很快了,她小時候可以哭上幾十分鐘。我想這也是情緒調節的進步吧。

我和先生分別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和她說,嘿,別忘了,你今天可是完成整圈騎行了啊,一整圈呢,5公里呢!速度快到媽媽跑步都跟不上了呢!哇,可太棒了。

雖然有個不完美的小插曲,但小D也爲自己很驕傲了。

回家路上她和我說,媽媽,你還記得XXX嗎(那曾是我們的鄰居,一個比小D小3歲的男孩,但運動能力比小D好太多了),他說我永遠學不會騎車,可是我現在學會了!

是的呢,沒有“永遠”學不會這樣的說法的,只要我們還肯學。所以,下次如果再遇到有人這麼評價你,你可以反駁說,我只是暫時沒學會。

“不,我纔不反駁,我默默努力,隨他們去!”

“哇,那你這點比媽媽還要厲害。”

“爸爸,我們下次能不能去騎一個更長的,像環太湖那種,我刷視頻看到過的。”

我和爸爸都沉默了,因爲我們都知道這對小D來說意味着什麼,目前來看並不想挑戰。

沒想到,小D說,“爸爸,騎行是我的夢想,我們去試試吧。”

03

小D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因爲小D說“這是她的夢想”,所以我們當真了,環太湖太長了,於是,我們報了個21公里的環陽澄湖騎行。

先生帶小D出發前,我還是種種擔心。倒是先生比我更加鬆弛,他說沒事的,不行就中途放棄,再不行我打滴滴叫貨拉拉,連人帶車拉回來。

那天天氣很熱,33度,陽澄湖騎行的人很多,有大人有小孩,規模要比世紀公園更大了。

那天小D騎得很慢,不對,應該說她已經按照自己的努力在快速騎了,只不過她永遠在隊伍的最後。

哦,也不對,隊伍最後一名是小D爸爸,可以確保目光永遠追隨着小D。

那天,團隊其他成員已經在終點站吃過了點心,小D和小D爸爸才完成。

但是!小D完成了她人生第一個環陽澄湖21公里騎車,儘管她比別人多花了1個小時。

但是!她做到了!

回家路上我們問她,總是在隊伍最後面,怎麼趕都趕不上的感覺怎麼樣?

她說,後來我並沒有趕,我就按照自己的節奏騎。因爲我的目標只是想騎完,這是我的夢想,我做到了!

是的,小D做到了。

這件事在後來的很多時刻都被我們反覆提起,儘管不瞭解小D歷史的人都覺得“好笑”,騎車那麼慢,父母倆還一臉自豪。

但我們希望可以把這件事印刻在小D的腦海裡,把我們一家三口當時驕傲的感受記住。

我特別希望小D在未來的每一個“落後”和不被看好的時刻,都能想起這次騎車,可以記住:

原來哪怕是最後一名,她永遠有人爲她喝彩,爲她驕傲。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之前小D還有跳繩永遠學不會的經歷,大家也可以看看

我要和餘秀華老師直播連麥啦,就在這週三晚上,具體的直播預告在今天的第二條哦。

因爲自己的書在宣傳期,正好藉着這本書有了很多嘉賓對談。前幾天我直播的時候,有人進直播間語氣不太好的直接懟我說,不要老宣傳新書,書好的話自然會傳播。

但我倒是想說,新書宣傳是由頭,纔能有那麼多有意思的對話,還有碰撞出有啓發的觀點。雖然每次直播都會掛書的鏈接,但是產生好的內容纔是最終的目的。

感興趣的話,記得預約哦。

歡迎閱讀我的新書

解鎖思維模式,做個有能量的“自己”

覺得文章有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