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變身!從靜態裝置到動態體驗 社區營造更活潑

水谷藝術策展公共藝術,結合在地社區文化並試圖擴大同溫層。(水谷藝術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臺灣公共藝術政策推動30餘年,歷經多次修法,今年文化部正式發佈修訂版《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經統計公共藝術設置約有65%爲250萬元以下案件,新修辦法採分級辦理,促進多元發展鼓勵興辦機關自辦,據水谷藝術總監暨策展人彭才瑄觀察,公共藝術愈來愈多元,從靜態的藝術品逐漸轉向爲動態體驗。

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興辦機關辦理公共藝術總經費在新臺幣50萬元以下者,可經審議會同意納入基金或專戶,由興辦機關自行辦理;總經費逾50萬至200萬以下者,得辦理公共藝術教育推廣、民衆參與、美感培養、藝文體驗、藝術計劃、環境美學、策展及其他相關事項。彭才瑄指出,與其以200萬元以下做一個小小的裝置物,愈來愈多單元更樂於將經費用於動態體驗甚至進而成爲社區營造,鼓勵民衆參與。

彭才瑄指出,過去公共藝術已有很制式流程,競圖、評圖、發包工廠、安裝、維管,需要的人力少,因此容易用很少的人力完成很大金額的計劃,而今更多時候公部門對公共藝術的節慶化樂觀其成,而他由自己策展《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經驗,觀察發現「若在一個定點放少數作品,觀衆可能不過就1000個,但如果放到藝術節的尺度,觀衆可以到3萬、5萬左右」。

除了以藝術節形式串聯場館可放大參觀人數,也因爲活動形式往往更傾向溝通在地文心,更容易讓不曾接觸過專業藝術場館的民衆有意願和興趣由公共藝術開始,走入專業場館接觸藝術文化。以11月8日將展開的2024城西生活節爲例,橫跨城西的剝皮寮、西門紅樓與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透過11組藝術家創作轉譯萬華「飲」的敘事,並在藝術家作品外,結合深度走讀、展區導覽等,將美學教育放入社區互動中。

水谷藝術策展公共藝術,結合在地社區文化並試圖擴大同溫層。(水谷藝術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