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中華文明爲主體的中國

中國時報》最近以社論提倡我們都是中國人。過去,「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不可質疑的官方定說,然而自中華民國接連從國際場域上敗退後,「中國」已然成爲專屬中共而非中華民國的代名詞

西方船堅炮利攻陷古老中華文明後,其價值觀思想觀帶給我們深刻的影響。在臺灣,西方的民主制度一直是主流思維;在大陸,雖然官方提倡「中國特色」,不過追根究柢,不論是「市場經濟」或者是「馬克斯列寧思想」,也都是西方的產物;對於「臺灣」或「中國」的概念統一或獨立的未來,兩岸也在西方的「民族國家框架下討論。

其實,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正蘊藏着兩岸衝突解方。在我們的傳統上,「中國」是一個廣博的概念,中華文明與其衍伸出的國家觀,根本異於西方在1648年《西伐利亞條約》之後才形成的民族國家觀。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作《春秋》的標準,按韓愈的說法就是「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在中華五千年文化源源長河中,胡漢混血之例所在多有,是不是中國人,並不是靠血緣,更不是靠國號,根據的是文化。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楚國。楚國的先祖是帝顓頊高陽氏,也是黃帝子孫,但其初建時,國君熊渠卻自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僭號稱王,時人亦以夷狄視之;其後,文明程度加深,終至能與中原各國會盟,中原各國不再視之爲夷狄。

然而,儘管不再視楚國爲夷狄,甚至楚國還成爲之後中原各國賴以抗擊秦國主力之一,不過,終此春秋戰國時代,不會有人稱楚國與晉國爲同一國,各國合縱連橫也是當時的「國際關係」;三國時代,魏、蜀漢、吳鼎立,更不會有人稱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魏蜀是同一國。戰國有七國,漢末有三國,但是都是中國的歷史,它們都屬於中國。如果將這些「國家」套用西方的民族國家框架,又何以解釋這麼複雜的國際與國內關係呢?

實踐上真正達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國家其實是少數,西方的民族國家理論並非牢不可破。儘管中華文明在經歷百年來的堅苦卓絕後,總算有重新發光發熱的趨勢,然而兩岸在政治上卻仍習慣以舶來的價值觀相互對抗,這實在值得有識之士重新思考。

中華民族要真正站起來,如中共的理想達到「偉大復興」,就必須建立以中華文明爲本位的價值觀、思想觀甚至是國家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可以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包容,沒有誰是夷狄,兩岸同屬中國。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舉,乍看似乎是「兩國」,但是仍逃遁不出「中國」的概念之外。套用名家語法,「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但中國不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一個有包容性而非獨佔性的中國,才能爲兩岸所共舉,重新成爲一致的認同,也纔有助於兩岸間的和平共榮。(作者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