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接單轉弱 做四休三成常態

業者指出,臺灣工具機業2022下半年起,來自大陸、歐美及土耳其訂單轉弱,主要受到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持續、全球通膨、美國升息,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及防疫封控等黑天鵝干擾。2022年僅臺灣瀧澤及百德等少數工具機廠營收增長,且創史上新高,上銀、直得及全球傳動等傳動系統元件廠2022年營收成長,均創歷年次高。其他工具機業者業績普遍下滑,年減1~5成不等。

訂單銳減,元旦剛過,不少工具機大廠通知員工,今年將不發放不休假獎金,鼓勵員工休年假;部分工具機業者還安排員工上碳中和及數位轉型的課程。「做四休三」逐漸變成常態。

繼磨牀大廠福裕去年10月遭房屋代銷南霸天清景麟建築團隊公開收購,易主經營後,工具機業界最近也傳出有工具機老廠生產縮編。中部某工具機大廠證實,目前訂單明顯比2022年明顯下滑,2023年鼓勵員工休年假,針對新進資淺的外勞提前解約,不再聘僱。

身兼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的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表示,哈伯雖分散市場,並獲國際大廠支持,2022年訂單還是年減20%。許文憲預測2022年臺灣工具機出口值年增約9%,他不看好2023上半年臺灣整體工具機產業,尤其第一季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經濟部日前宣佈,將工具機業納入擴大制裁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名單,工具機公會呼籲政府,協助工具機業銷俄羅斯及白俄羅已預收款且設備用途不涉及軍事,給予出口緩衝期。

許文憲表示,不少工具機業者已收貨款,未出貨合計上千萬美元,也有業者已出貨,後續待收貨款等,影響臺灣工具機業出口至俄羅斯訂單,亟待政府協助。他建議業者要符合政府政策及國際規範外,先自救,不要依賴政府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