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東京奧運熱談臺灣的運動發展
工商社論
開幕前一天仍有傳言恐將取消的東京奧運,在疫情升溫中持續進行,這場有史以來辦得最辛苦的奧運,受關注的程度遠超過想像,賽場之外,圍繞着選手們的大小事件,從搭飛機的艙位爭議到領取獎金的多寡,都成了熱門話題。在爲選手表現突出、摘金奪銀感到高興之餘,我們也要進一步的思考,如何打造一個對選手們更成熟友善的運動環境。
無可否認的,大多數選手都是在取得亮眼成績後,才受到鎂光燈的注意,許多選手成名前的故事,都帶着幾分辛酸,例如,在單親家庭成長、長輩曾犯罪入獄、積欠房貸時常被房東趕走、窮到只能住工寮和睡車子過夜等,走上選手這條路,除了本身對運動的喜好與執着,往往也是迫於大環境壓力下的選項。
還有一不容否認的是,我們社會看待功成名就的明星選手,偏好將其獲得的獎牌,用獎金的多寡予以衡量,奧運金牌一枚等值於新臺幣2000萬元,已是社會廣爲認知的新價值,此一目前全球排名第三高的獎牌含金量,仍有企業家認爲不夠,建議大幅加碼到上億元,以感謝他們帶給國人一次次的熱血沸騰和凝聚力。
我們分享選手們喜悅的同時,不能忽略上述的現實情況。打鐵要趁熱,這股運動熱潮,待東京奧運結束後不久,也會跟着消退,既然選手纔是這場盛會的主角,要如何照顧選手、幫忙生涯規劃,乃至支持選手發展的配套政策,都要利用熱度還在,儘快予以補齊完善,也提供以下的建議做爲體育政策的參考。
臺灣的運動選手,尤其是這次許多的獲獎的選手,他們一個個被捧上天的同時,都有着高額的獎金做爲獲獎的報償,但如前面所述,許多選手家境情況並不好,加上年紀也輕,又手握大筆現金,很容易招來旁人的覬覦,因此此時協助他們做好理財的規劃,和給予獎金一樣的重要。
尤其以運動爲主要職業的選手,他們人生大部分的財富來源,相當集中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累積,與一般計較着月薪和獎金多寡的上班族,有很大的不同,幾家金控公司參與贊助的職棒球團,都會定期幫選手上理財課程,提醒注意個人財務的風險管理,也找來專人,量身訂做適合選手的理財方案。本次奧運表現傑出的羽球和桌球選手,所屬球團爲兩家公股銀行所支持,應也會給予理財專業上的幫忙,但其他的選手呢?在獎金大方送的同時,政府必須站出來,可以指定由某一公股行庫負責,針對選手理財主動提供諮詢與協助。
其次,要給予選手長期完整的職涯規畫。選手的運動生涯相當短暫,一次重大傷害就可能宣告終結,即使健健康康也不可能當一輩子的選手,偶有爲數不多的轉任教練機會,也未必適合。當他們的體能退化或受傷時,轉換職場跑道的須要與壓力會同時出現,職涯上半場可以只重視運動專項表現,下半場就得靠第二專長的培訓,企業集團支援單項運動時,不能把選手從員工中抽離,要站在選手角度來想問題,給予完整的職涯規畫。
以合作金庫爲例,棒球隊選手可同時接受金融實務的訓練,退役後,不少人轉往銀行業務體系任職,尋求新的發揮空間,後來的表現一樣傑出,甚至升任成爲獨當一面的分行經理,類似的模式,可做爲支持各單項運動的企業參考。
最後要說的是,振興體育除了一股熱忱也離不開錢。目前臺灣體育發展的經費來源,教育部體育署按年編列的預算之外,也來自「運動發展基金」的挹注。具體的說,中央政府總預算用於體育運動經費比例,與主要國家有不小差距,年度預算數約佔總預算千分之三到四之間,相當大部分的金額,是仰賴推動運動彩券發行盈餘分配收入,以本年度而言,預估金額爲35億元。
換言之,運彩產業已是發展體育的重要經費來源,當2020年疫情嚴重的情況,許多國家運彩業績明顯下滑,臺灣運彩年銷售額仍高達405億元,仍有繼續向上成長的空間。運彩在臺灣是獨門生意,可惜提供彩迷投注的品項與內容,豐富度與賠率和國外相較也有差距,導致如奧運等國際重大賽事舉行時,仍有相當多的彩迷,選擇越洋到海外下注。進一步鬆綁運彩產品的開發限制,甚至開放多家業者一起競爭,都是提振運動時可同步思考的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