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解讀臺灣當前通膨壓力

工商社論》

在各方屏息以待,主計總處於日前公佈8月物價調查結果,通膨率降至2.66%,比預期和緩,這也是半年來第一次低於3%,反映自年初俄烏戰爭以來的這一波通膨壓力已然趨緩,這自然是好消息。

臺灣的通膨率已有十年沒有超過3%,自年初以來,從外食費、雞蛋、麪包、沙拉油到衛生紙等日常用品無一不漲,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1974~1980年的停滯性通膨是否又要捲土重來。可喜的是,從通膨率連兩個月下滑,並於8月跌破3%,顯示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已大爲降低。

所謂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是指1974年國際油價大漲,使得各國出現高通膨、低成長的現象,當年臺灣通膨率升至47%,幾乎所有國家都出現兩位數的通膨率。這可說是一場浩劫,自二戰以來未曾出現的情況,經濟學家束手無策,屋漏偏逢連夜雨,1980年兩伊戰爭導致油價衝上新高,臺灣這一年通膨率升至19%、美國14%、法國13%、韓國28%,舉世哀鴻遍野,美、英等國甚至出現經濟衰退。

相較於1974~1980年,近一年國際情勢有些雷同,先是疫情緩和後,國際農工原料於去年下半年開始上漲,小麥由年初每英鬥6.5美元升至年底8.0美元,北海布蘭特原油也由年初55美元升至年底74美元,隨着俄烏戰爭陷入膠着,油價於今年6月升至122美元,全球通膨大有山雨欲來之勢,所幸,在各國升息抑制需求之後,近期原物料行情走跌,油價也降至90美元,通膨烏雲漸散。

臺灣不論是原油、小麥、黃豆或銅、鎳等原物料悉數仰賴進口,國際行情上漲,至終會反映在零售端,也正是如此自年初以來國內百物齊漲,把通膨率推升至3%以上,這數字雖遠低於1974~1980年代,但味道有點像,問題只在於3%到底是起點?還是終點?若是終點,那便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若是起點,那就讓人頭痛了。

還好,近兩個月不論是國際情勢,或國內資料都反映這波通膨已趨於和緩,我們有以下四點觀察:

第一、國際原物料行情走跌:原物料包括原油、榖物、各類基本金屬,以北海布蘭特原油來說,9月1日至9日的價格降至86~94美元之間,已回到年初俄烏戰爭之前的水準,另外,近月銅每噸價格已跌破8,000美元、鎳每噸22,000美元、鋁每噸2,400美元,都比年初行情來得低,小麥也由俄烏戰爭後每英鬥10美元降至近期8美元,原物料行情較今年初已明顯下跌。

第二、國內上漲項目逐月減少:我國消費者物價(CPI)查了食、衣、住、行、育、樂總計368項產品或服務價格,上半年上漲(比前一月)的項目皆逾200項,上漲項目的權重最高曾達66.8%,而8月此一權重已降至54.4%,上漲的範圍已明顯縮小。

第三、進口物價漲幅連三月收歛:臺灣的通膨多數是來自國際因素,因此進口物價可視爲通膨的領先指標,以臺幣計算的進口物價自2019年6月起跌了21個月,隨着疫情趨緩,去年3月開始回升,今年5月漲幅(年增率)達22%,隨後三個月漲勢收歛,至8月已降至16.8%,進口物價趨緩自然有助於未來國內物價的平穩。

第四、核心物價漲勢趨平穩: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了368項,排除蔬果、能源60多項之後所編的核心物價指數,可以用來觀察長期物價變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蔬果價格易受天候影響而大起大落,能源價格易受國際政治與戰爭干擾而波動,排除蔬果與能源,比較看得清楚長期物價走勢。臺灣核心物價自今年年初升破2%,逐月走高,至6月達到2.77%的高峰之後,7月降至2.73%、8月沒變也是2.73%,這也反映長期物價的變化已趨平穩。

從上述國內外數據可發現,自年初以來,推升國內通膨率的因素已逐漸收歛,不論從消費者物價、進口物價或核心物價皆顯示,臺灣通膨壓力已經趨緩,1974~1980年的停滯性通膨已不可能捲土重來,這是一個好消息。然而,與此同時,和物價息息相關的匯率連日來波動頗大,新臺幣匯率已由8月初29.9貶至近日30.9,匯率貶值於出口固然是好事,但對於進口業者而言,卻非好事,成本將隨之加重,可能衝消原物料的跌價效果而推升輸入性通膨風險,面對此一變化,各部會自應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