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搶救兩岸關係 現在就應啓動

兩岸關係是臺灣安全與臺海穩定之所繫,蔡英文還有三個多月總統任期,沒有選舉顧慮,現在大可用亡羊補牢,以免賴清德處在困境中。圖/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以4成選票當選總統,完完全全是一位少數總統。何以6成選民不支持他當總統?關鍵就在於兩岸關係,民進黨執政八年,極度親美反中,在去中國化的道路上快步疾行,以致於把兩岸關係搞到兵兇戰危,賴清德的兩岸政策又比蔡英文總統更激進,許多民衆擔憂在他主政下,極可能引發臺海戰爭。

他在選舉期間聲稱自己當選最能帶來和平,當選後承諾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關係。但是,他言之鑿鑿,卻乏人採信,民衆、對岸和美國都高度存疑。兩岸關係是臺灣安全與臺海穩定之所繫,非將其安之於磐石之上不可,但解鈴還是需要解鈴人,蔡英文還有三個多月總統任期,沒有選舉顧慮,現在大可用亡羊補牢之心搶救,以免賴清德處在對岸不聽其言而只觀其行的困境中。

於今之計,只有現任與新任總統聯手主動採取具體措施,打開原先對大陸關閉的門,採取可以打破僵局的開放性措施,讓兩岸關係春暖花開,進而有迎向和平而美好未來的可能。

兩岸關係針鋒相對久已,死結越來越緊,賴清德雖說將依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但千言萬語不如具體行動,行萬里路始於足下,如果現政府和未來領導人主動展現善意與決心,在改善兩岸關係上邁開堅實腳步,或可爲兩岸關係注入和解的因子。

民進黨政府必須主動改善兩岸關係,這是挽救兩岸關係緊張危局之所必須,也是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之所必須。臺灣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再仇中、抗中下去,民進黨雖然無法採取親中立場與政策,但至少應知曉情勢之所趨、危險之所在,並且展現改善關係的誠意,主動而積極,即使一時不能獲取對岸的滿意回饋,至少能止住兩岸關係無量下跌的發展趨勢。

民進黨八年執政搞壞兩岸關係,加上賴清德過往的激進言論,兩岸互信基礎顯已蕩然,其中更蘊藏衝突的因子。賴清德當選後,臺灣立失邦交國諾魯,可以預見,如果我方不先遞出橄欖枝,未來大陸對臺的外交與軍事施壓不會歇止,經貿報復與制裁措施也會步步高昇,民進黨政府千萬不能仗勢美國的口頭承認而執迷不悟,鐵了心腸對幹到底。

中共近期擺出的態勢以及採取的措施,可能是要讓臺灣人民有感:不要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後才知道可貴。臺灣承受不起陸方多管齊下的施壓與制裁,民進黨政府若真爲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着想,一方面蔡英文不能只求風光卸任而放任不管,現爲副總統的賴清德也不能等接任後再尋求對策,否則可能鑄下難以挽救的困局。

蔡英文如能善用總統任期最後三個多月,在兩岸政策上做出適度調整,至少在兩岸民間交流問題上有所作爲,比如全面恢復兩岸觀光,既可展現臺灣恢復交流的誠意,也可自己收拾爛攤子,讓繼任者比較好做事。果若如此,她的歷史地位當可有所提升。賴清德更要準備好最佳起手式,就任前就宣告規劃好的兩岸關係改善對策,以利抹除海內外各方對其激進謀獨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對岸,如能對他產生新的觀感與期望,必能增進其對臺政策的正面思維。

兩岸關係絕不能以爲只要按照既有路線走下去就可維持現狀,殊不知在對岸看來,從蔡英文到賴清德,都是在改變兩岸同屬中國的現狀,所以絕不會坐視不管,臺獨意向強烈的賴清德執政更應在遏制臺獨上有所作爲。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美國與臺灣專家分析臺海局勢,近日總結報告,過半專家相信今年可能爆發臺海危機;臺灣專家認爲中方較可能執行非軍事的脅迫行動,美國專家則擔心大規模環臺軍演。此外,專家意見認爲,美中控管緊張關係的努力及中國大陸自身的經濟衰退,都未能改變臺海危機的可能性。這個報告研究方法嚴謹,推論信而可徵,很值得重視。

兩岸關係惡化至此,再不拿出亡羊補牢的決心尋求從谷底回升,未來發展前景黯淡且危險。在新舊總統交接之際,正是搶救的一個關鍵性時機,蔡、賴必須好好把握。補救於將終,啓動於將始,藉以翻轉固有刻板印象,讓兩岸與國際對民進黨政府產生新的期盼,應是其尋求救贖與新生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