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佳隆股份陷豪門內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家族企業長青基石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家族企業的內部紛爭歷來是商業世界中的一道複雜景觀,而佳隆股份(SZ002495,股價1.42元,市值13.29億元)近期上演的一幕豪門恩怨,不僅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更引發了對家族企業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75歲的董事長林平濤提議罷免其47歲兒子林長浩的董事職務,同時提名另一兒子林長春補缺,這一系列動作背後,折射出家族企業面臨的治理挑戰和潛在的決策分歧。

家族企業的內部關係錯綜複雜,親情與利益交織,使得這類企業在面對治理挑戰時顯得尤爲脆弱。佳隆股份的案例揭示了這一現象,作爲一家上市公司,佳隆股份的管理層幾乎被林氏家族壟斷,實際控制人包括林平濤、許巧嬋以及他們的三個兒子。這種高度集中的家族控制不僅容易導致權力鬥爭,還可能引發管理效率低下、決策失誤等問題。

尤其是在企業業績波動的背景下,家族內部對經營策略的不同看法可能迅速升級爲公開衝突。在佳隆股份董事會表決中,對於林平濤的提議,其妻子同時也是林長浩、林長春母親的許巧嬋投了棄權票。儘管具體細節尚不明朗,但市場推測,佳隆股份連續兩年的虧損可能加劇了林平濤與林長浩之間的矛盾,業績表現不佳成爲了觸發家族內部爭議的導火索。

此次事件進一步凸顯了家族企業建立透明化和專業化治理結構的必要性。家族企業若要長久發展,必須超越傳統的家族紐帶,引入外部獨立董事,制定合理的接班計劃和衝突解決機制,以確保決策過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佳隆股份的未來,或許在於如何在家族情感與企業理性之間尋找到新的平衡點,通過強化內部溝通,完善治理流程,從而化解家族矛盾,重塑市場信心。

每一次危機都蘊含着變革的機遇,對於佳隆股份而言,此次高層的動盪或許正是推動企業治理結構改革、實現現代化管理的一個轉折點。通過這一事件,佳隆股份有機會重新審視其治理模式,採取更爲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引入更多專業管理人才,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家族企業的長遠繁榮,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治理和對外部環境的敏銳洞察。佳隆股份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即便是最爲親密的關係,也需要建立在以信任與尊重爲基礎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之上,以應對不斷涌現的商業挑戰,確保家族企業的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