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展望CES趨勢 「數位轉型」爲2021重要關鍵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副所長鍾俊元(左三)率領研究團隊。(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工研院「展望2021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今(27)日登場,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針對後疫時代,2021年科技產業總體觀察,並針對CES 2021最新科技發展動向提出解析,觀察到「數位轉型」是2021年最重要的關鍵趨勢。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鍾俊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確對全球產業衝擊極大,已加速產業服務端、生產端的「數位轉型」,從CES觀察,今年的特色聚焦在後疫「新常態」的創新應用,大多數新產品、新技術都環繞着疫情的需求。

鍾俊元指出,防疫(Disinfection)、智慧(Intelligence)、自動(Robotics)爲後疫「新常態」的三大需求,並主要呈現在「居家」、「個人」、「城市」等三種創新應用領域上,透過運用高性能運算網絡安全(Cyber security)、物聯網(IoT)等共通性科技,提供智慧與安全工具實現。

鍾俊元分享,「居家」是結合工作生活活動總部,照顧到居家防疫需求;「個人」則重視個人化防疫與精準健康;「城市」的創新應用則強調公共衛生與零接觸商機建議臺灣服務端廠商,應加速運用數位工具,提供客戶零接觸服務體驗;生產端廠商則應充分運用數據加值生產製造。

根據工研院預估,2025年全球將有40%的員工在家工作、有75%的病患將使用數位醫療服務,而網絡安全防護服務將有187億美元市場預計至2030年,第四、五級自駕車產值將達600億美元,從上述後疫創新應用趨勢與機會,展望2021年,建議產業應提早佈局相關產品技術發展。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察,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有四大趨勢重點,首先是量產技術節點持續推進至7奈米與5奈米,2024年將進入2奈米,持續提升晶片運算效能;再來是客製化核心遊戲機運算晶片,提供最佳與流暢的遊戲畫面,如Microsoft及Sony均採用AMD客製化的晶片。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指出,第三是AI人工智慧晶片持續進化至「認知智能」,經晶片精密解析後,讓顯示畫面更接近人眼所視的體驗;最後半導體矽光子技術實現低成本光達模組,推動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車輛

展望2021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認爲,半導體技術將持續推進至試產3奈米技術節點,而臺灣半導體產業技術持續推進與承接國際訂單的帶動,預估2021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將成長至3.5兆元的歷史新高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