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本土化!Temu開始挖亞馬遜的牆角

由於監管環境的變化等因素,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在美國市場的戰略正發生顯著轉變,正逐步向亞馬遜的本土化運營模式靠攏。

據報道,Temu目前正大力發展在美國本土倉儲的賣家,這部分賣家貢獻了平臺約20%的GMV。

首先,這將有效規避潛在的政策風險。此前,媒體稱Temu和Shein等平臺大量利用"最低限額"(de minimis)規定,將單件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直接從中國發貨給美國消費者,無需繳納關稅。

然而,這一做法已引發美國國會的關注,甚至可能面臨禁運風險。通過發展本土倉儲,Temu可以在政策收緊時保持業務穩定。

其次,本土化運營可以緩解物流壓力。隨着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運價成本大幅上漲,直郵模式的成本優勢正在減弱。而本土倉儲可以提供更快捷、更穩定的配送服務,同時擴大商品品類,如大型傢俱等。

再者,這一戰略轉型使Temu能夠吸引更多優質賣家。據悉,多家在亞馬遜平臺表現出色的中國賣家已加入Temu的本土倉儲項目。例如,知名電子產品品牌Anker和傢俱商Costway等均在Temu平臺上提供比亞馬遜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然而,Temu的這一轉變也面臨挑戰。首先是如何平衡新老賣家的利益,部分中國供應商反映銷量受到影響。其次,本土化運營需要更高的物流和管理成本,如何保持價格優勢是一大考驗。

與此同時,亞馬遜也在測試類似Temu的低價商品板塊,計劃利用同樣的"最低限額"規定直接從中國倉庫發貨。這種此消彼長的競爭態勢,凸顯了中美跨境電商市場的激烈程度。

Marketplace Pulse創始人Juozas Kaziukėnas對媒體表示:

總的來看,Temu的戰略調整反映了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政策風險、物流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多重壓力下,如何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將是決定Temu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