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常務理事林盛文 運動用品起家 想推滑雪板運動

覆成企業董事長林盛文。圖/譚淑珍

「人生七十纔開始」這句話,對今年也70歲的新任工總常務理事、覆成企業董事長林盛文而言,腦中想的不是孔夫子的「從心所欲」,而是「不逾矩」這三個字:在自己能力範圍、常規內「從心所欲」,也就是不多「胡思亂想」。

「不逾矩」的林盛文主持覆成企業,是專門生產直排溜冰鞋、冰刀鞋、滑板及雪鞋架等運動用品,且行銷全球。並以自創品牌「菲力士」進軍大陸,並在大陸華中、華北地區打開市場。

也因爲在這個領域多年,林盛文對臺灣的製造品質與設計相當有信心,擔任體育用品公會理事長時,以「打造全球龍頭運動品牌」爲職志,雖然目前卸下公會理事長一職,但擔任工總常務理事的他依然深信,臺灣是運動用品製造王國,商品品質和設計都是世界一流,爲此他以自家產品的優勢,想要在臺灣推廣「滑雪板運動」。

創業以來,林盛文的思維模式,基本上大多是依據經驗,包括企業轉型成長、自創品牌,甚至到大陸投資,「都沒有理論基礎。」但是,當企業成長到一個階段後,他認爲,不能只依據經驗,需要有科學化的永續經營,並能管理化的交棒。

於是,在林盛文自認爲缺乏理論基礎下,58歲那一年,也就是2011年,就讀臺大EMBA。重拾書本學習後,他很快發現,學習是靜態的,而商場與生意是動態的,當理論帶入管理時,還是要加入主觀的意識與實務的經驗。

現在回想就讀臺大EMBA的兩年歲月,林盛文笑說,最大的成就,反而不是「唸到書,學到理論基礎」,而是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人,從中學習到不少成功者獨到的眼光與策略。

「還有,意境有提升。」林盛文認爲,讀書對他最大的收穫,是意境、觀念的改變與提升。創業以來,一直都在追求最佳的效益、最大的成長,也總是認爲,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成果。

現在的林盛文很有禪意的說,凡事是強求不來的,「你種了這個因,不能想要這個果,果是因緣成熟時,就會跑出來。」就像他今年出任工總常務理事,不是他爭求而來,主要是因爲平時就熱心會務,且在因緣時機都具備時就被推選出來。

還有,林盛文想要推廣的滑雪板運動,在萬事皆已具備下,沒想到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打亂了一切,在三級警戒中,實體世界再度迴歸爲網路行銷,疫情讓想要推廣滑雪板運動的努力,不能說化爲烏有,但是,至少要再等等。

但是,林盛文意外的「攪」起了三個留學英國女孩們的拌麪生意。三個留英女孩,是家中晚輩,分別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三個留學英國女孩湊在一起,「攪」起拌麪生意來,完全是因緣際會。

林盛文在其中扮演着支持與協助角色,幫三個女孩圓創業夢。他說,或許拌麪只是個小生意,也很可能做到最後是「認賠」,但「靠自己的努力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會白費,那怕是賠掉了,那也是經驗的累積。」重要的是,他認爲,如果鋪好了路讓年輕人照着走,「他們不一定走得下去。」不如讓年輕人走他們想要的、有興趣的路。

所以,林盛文說,不努力一定沒有成果,但是,努力未必就一定會有成果,成果會在水到渠成時到來,總之,努力是一定要的。面對未知,唯有謙卑,與其強求、橫衝直撞,不如盡其所能做好每一個步驟,靜待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