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臺商從左右逢源 變成左右爲難

面對中共20大會後,兩岸新局勢,工總邀集兩岸事務專家、學者座談,雖預判中共對臺政策不會有結構性改變,但也提醒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圖爲李克強來到臺資企業六和機械公司考察。(新華社)

面對中共20大會後,兩岸新局勢,工總邀集兩岸事務專家、學者座談,雖預判中共對臺政策不會有結構性改變,但也提醒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臺商從過去的左右逢源,恐變成左右爲難。從事半導體或在特定領域達「隱形冠軍」,又與大陸市場連結較深的臺商企業,未來須特別留意。

工總建議政府,應注意RCEP發展、儘速恢復小三通、恢復兩岸直航航點,且政府可透過民間經貿團與陸方溝通對話,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工總表示,20大報告中頻繁提及「安全」,顯示未來將以經濟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取代過去重視經濟建設及GDP高速成長的路線,且未來大陸將強調「分配」重於「成長」,經濟政策將會重在稅收改革、提高薪資、以保障勞動人口;並敦促富裕者貢獻社會,此外也會更加重視環保議題。因此,未來臺商的節稅、避稅活動應合規合法並更謹慎,投資及經營策略亦應隨政策趨勢進行調整。

但工總認爲,未來大陸對臺政策應該不會有結構性改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不至於遭陸方片面終止,主要是兩岸經濟上依存紐帶若遭切斷,並不符合中國大陸對臺經濟融合方針。陸方將持續推動對臺經濟融合措施,吸納優勢產業的人才與技術,各種對臺優惠、融臺舉措繼續運用,惟目標會調整爲臺灣優勢強項爲大陸所用。

工總提醒,臺商應留意環保及稅務的政策動態,大陸已在7個省分試點「重點行業碳排放環境影響評估」,未來新建工廠的成本將會提高。「企業環境訊息依法披露」制度已經開展,財報上必須揭露環境和氣候資訊。「金稅工程」實施後,臺商所有資金運用及流動動態均將無所遁形,因此在稅務的處理上必須格外留意,以免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