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不只因爲老化 中醫曝6危險因子 嚴重恐肌肉萎縮

中醫師陸孝宸指出,造成骨刺的原因不只有老化,關節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也是原因之一。(示意圖/達志影像)

骨刺是一種退化性疾病,但中醫師陸孝宸指出,不只年長者會長骨刺,年輕人若長期關節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同樣也會生出骨刺,像是體重過重、運動過度、粗重工作和久坐久站等,而骨刺可能導致肢體僵硬,嚴重時影響到行走,或壓迫到神經,造成麻木、針刺感,最後造成肌肉萎縮。

陸孝宸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骨刺是一種退化性疾病,因姿勢不良或椎間盤變薄而造成關節面之間的過度磨損,關節爲了增加受力面來應付壓力,就會長出贅生的軟骨,也就是俗稱的骨刺。因此除了老化以外,當關節使用不當或使用過度,也會導致年輕人產生骨刺,像是體重過重、運動過度、曾經受傷、基因遺傳、粗重工作、久站久坐等狀況,都是高危險因子。

陸孝宸進一步說明,骨刺好發於頸椎、腰椎、手指、髖關節、膝關節、腳跟、腳趾等,工作或生活中容易反覆使用的地方。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主要分爲兩種,第一是向內壓迫到脊髓,造成肢體僵硬、力量變差,嚴重甚至會影響行走或細微動作;第二是向外壓迫到神經,造成麻木感、針刺感,對碰觸異常敏感,久了會讓受壓迫神經控制的肌肉萎縮。

陸孝宸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骨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年老肝腎虧虛」加上「風寒溼邪外侵」,或有明顯「外傷病史」而導致,造成虛損部位「氣滯血瘀」,氣血不通而有痛感,併產生後續一連串不適症狀。以中醫方式治療骨刺,主要是靠中藥內服搭配鍼灸刺激。

陸孝宸最後提醒,骨刺患者也要做好日常保健,大原則是有疼痛就要休息,不疼痛則適度活動筋骨,並且針對骨刺部位做相對應的運動以強健肌羣,幫助分擔關節壓力,不過治療並非馬上見效,需要長期配合醫師,內服外用再加上改變生活習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