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之旅 倘佯北京城

八達嶺長城登高瞭遠。(作者提供)

明思宗殉國處:景山公園弔古。(作者提供)

去年曾應朋友之邀,在開學前幾天和他到北京共遊六天五夜,捉住暑假的尾巴。我稱此行爲「故都之旅」。

第一天到北京時,夜幕已經下垂,我匆匆收拾、早早就寢;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朋友從舒適的牀裡「挖起來、挖出來」,出門隨意在便餐車點了土豆絲捲餅肉夾饃,即輕裝出行。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爲這一天安排了去故宮——從前只能透過熒幕才見得到的紫禁城,即將真實矗立我目中,如此豈能教我這「朝聖者」不激動?

遊蕩深宮大內

待到了人民廣場,我更加雀躍了。見小販叫賣貝勒帽,二話不說,立馬帶走一頂——客隨主意、入境隨俗嘛,此地此景正好合適!說來倒也有趣:起初買下這頂帽子戴上,純是爲了新鮮好玩;豈料就在城門口,一位大叔見我帶着這小帽,竟天外飛來一筆地問了我一句話,讓我措手不及,他問我:「你這是要回家嗎?」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於是哈哈一笑,轉身步入午門,「進宮」。

自午門直到神武門,自早上九、十點直到傍晚四、五點,我和朋友二人就在這不知深幾許的深宮大內遊蕩。我想像自己是千古一帝,時而在養心殿勤政,時而在御書房中學習,或是正在御花園中玩賞——不是鳳子龍孫,幻想總行吧!買頂小帽過過當貴族的癮,總可以吧!

故宮之大,不只使我們從早走到晚,還讓我們從起初如皇帝般的「昂首闊步」,漸成後宮娘娘般「輕移蓮步」,到後來,連蓮步也移不成了,我們彼此如老佛爺搭着小李子、小李子攙着老佛爺,相互扶持,找個陰涼處歇了好一陣子,最終才順利走出神武門。

爾後又在景山公園憑弔崇禎一番,才甘願打道回府。晚餐享用馳名遠近的北京烤鴨,然後結束「用精力經歷」的充實一天。

第三天,前進頤和園。頤和園之大雖與紫禁城不能相比,然對我而言,我是臺灣大學的學生,臺大已經很大了,從校總區前門走到後門已經是個浩大的工程了;而頤和園、紫禁城更大、更寬廣,以臺大觀之,此園此城簡直「若垂天之雲」了!以臺大觀頤和、故宮,已然是以小巫見大巫;則以臺灣觀大陸,更加不可同日而語,更加需要調整,以合適的眼光方能看得不失真。

遠征萬里長城

從早上入園走到下午,五、六個鐘頭已使我們玩得盡興了,也累了,於是決定就此打住。我們沿着柳岸一直走,希望找到個離園的出口,而這個微小的願望卻直到走了一個小時以後才實現。至今猶記,昆明西堤,二人力盡精疲。

第四天,遠征長城。同車的「驢友」主要是「阿姨等級」的婦女,也有一些大叔,只有我二人最爲年輕。在長城腳下,那些阿姨大叔們紛紛採納導遊的建議往纜車方向走去,要搭纜車直接攻頂;唯有我二人爲了展現我們青年人的體魄,獨獨往另一個方向,直接走往長城登臨入口處。後來雖未攻頂,不過我們幸運地在千萬人中擠上了比半山腰還高些的地方。登高眺遠,遙望腳下方纔一路走來的長城在羣山之間蜿蜒如龍脈,忽有腳踏乾坤氣概油然而生,一時也明白何以古人有「江山美人」之兩難。

可惜我沒有機會親歷此種掙扎,遂只好一揮摺扇,露出「不到長城非好漢」幾個字,拍拍照,然後……趕緊下山集合啦!

由於這一天我們是跟着旅行社一日遊的行程,所以受限於時間。今天的行程是:一大早奔赴長城,午後前往定陵,傍晚於鳥巢或者水立方解散。旅行社的一日遊結束之後,我們逕自前往王府井大街續攤」。

隔天就是中秋節了,這是特別的中秋節,是我首次在北京同友人共享月圓。由於明日就要返家了,今天就稍稍放緩腳步,不再追逐什麼旅遊景點觀光勝地,就只在鬧區商場逛逛,看看能夠「巧遇」什麼特色產品,就帶回家當伴手禮或紀念品。我們悠閒地逛着、晃着,直到日落月升。我們特意在三里屯等候月圓,要看走在中國市民娛樂之前端的三里屯如何享受中秋。

舉瓶相邀明月

結果我發現:三里屯酒吧街之所以夜未眠,是因爲往來多是外國人,他們慣於夜生活。而身爲外國人的他們也不過中秋,酒吧街不因中秋而特別喧騰。此外,烤串攤子生意頗好,但他們也不爲中秋而烤肉,烤肉只是日常飲食之一——原來只有臺灣纔有「中秋烤肉」之「習俗」。

好吧,既然酒吧街沒有「中秋酒」,那麼我們就自得其樂吧!我們到超市提了兩罐啤酒,回到住處,舉瓶相邀邀明月,對坐相知即「甘杯」。這就是我們歡慶中秋的方式

今年九月,我即將再度赴京;這次不是短暫停留,而是長期駐紮:我將往北京大學交換一學期。這次,我依然懷抱期待:期待與不同人、以不同方式再度北京的中秋,期待善用時間用更多精力換更多經歷,期待更長時間、更深刻地認識、體會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