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電影也是觀影“剛需”

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怪獸電影在3月迎來了院網“兩開花”。

正在熱映中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作爲近期上映的唯一一部好萊塢大片,在三月院線低迷之際爲大盤重新注入活力,上映一週累計票房一路邁向6億大關。

在內地好萊塢電影市場全方位“瓦解”的當下,這部怪獸大片頂住壓力成爲救市之作,已經輕鬆問鼎本年度內地市場好萊塢大片票房冠軍。

而院線市場之外,類似的現象也正在網絡電影市場上演。

於騰訊視頻、優酷雙平臺上線的怪獸網絡電影《狂蟒之災》自3月1日上線以來累計分賬票房逼近兩千萬關口,這一成績僅次於《黑白潛行》高居年分賬榜第二位。

在好萊塢引進大片與網絡電影雙雙低迷的市場環境下,爲何怪獸電影能夠頂住高壓,成爲院網兩端觀衆的共同之選?

影壇“常青樹”

怪獸電影已經在大銀幕上跨越了近百年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科學怪人》,而至今仍活躍在大銀幕上的“金剛”形象,也是早在1933年就已經誕生。

來到華語電影領域,能夠被稱爲怪獸電影的應該是1975年上映的臺灣影片《關公大戰外星人》。這部影片汲取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風靡日本的特攝電影經驗,是怪獸電影在華語領域的首次落地。

而在不久後的1977年,香港邵氏電影也推出了一部本土版“金剛”《猩猩王》。此後隨着怪獸電影的發展,港臺地區陸續涌現了大量以殭屍、蟒蛇以及各類原創怪物爲設定的本土化怪獸電影,內地市場則發展出了以《霹靂貝貝》爲代表的軟科幻類分支。

將視角拉回現在,真正將怪獸電影重新帶回內地市場的或許還要2006年上映的《金剛》,該片在引進內地後斬獲1.02億元票房,高居該年度票房榜第五名。而此後自2014年的《哥斯拉》起,怪獸電影在內地迎來了真正的爆發期。

以這部影片爲起點,我們簡單梳理了近十年間在內地上映的12部成績較好的重點怪獸電影。除了傳奇怪獸宇宙、《侏羅紀世界》兩個大IP系列外,還有中美合拍的《巨齒鯊》系列、《長城》以及一部由“巨石強森”主演的《狂暴巨獸》。

不難發現,在怪獸電影發展的近一個世紀裡,中國乃至全世界觀衆對怪獸片的審美其實並未出現顯著轉變。時至今日,依然在追捧哥斯拉、金剛、巨鯊、恐龍這類在上世紀大銀幕引領風潮的經典怪獸形象。

當然,國內創作者也在嘗試打造我們自己的怪獸大片。只是囿於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較低且影片預算有限,絕大多數試水項目均以失敗告終。

院線市場無法成爲國產怪獸電影的賽道,網絡電影市場卻賦予了這種類型影片的第二次生命。

網絡電影市場的怪獸電影元年是2018年,這一年,一部橫空出世的《大蛇》上線後火爆全網斬獲超過5000萬分賬票房。這部影片的成功引領起了一股怪獸網絡電影熱,之後幾乎每年都能涌現出幾部高票房怪獸網絡電影。

不過不難發現,僅從這批頭部怪獸網絡電影的片名就能感受到同質化的嚴重性。在我們統計的15部影片中,以巨蛇爲怪獸設定的影片就達到了9部。

而與此同時,怪獸網絡電影的低口碑問題也相當普遍,在此次統計的影片中豆瓣均分還不足4分,這即便放在口碑普遍不佳的網絡電影市場也是偏低的水平。

口碑平庸倒也並非怪獸網絡電影的獨有問題,在院線市場中怪獸電影的口碑依舊沒有顯著優勢。近年來口碑最高的還是15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獲得了豆瓣7.8的高分。不過在我們看來,這部影片的高口碑不僅源於影片品質,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IP重啓的情懷加成。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也拿到了6.9分的豆瓣評分,成爲了《侏羅紀世界》以來內地口碑最好的一部怪獸電影。從這一角度理解,它能夠在好萊塢大片日薄西山時完成救市,恐怕也有過硬品質的一份功勞。

看怪獸,也是“剛需”

總的來說,怪獸電影能夠在種類繁多的商業類型中常年穩定發揮,在我們看來還是離不開兩層原因。

首先是由於廣大觀衆對怪獸片所帶來的強感官刺激有着穩定需求。

顯而易見的是,怪獸電影被觀衆喜愛的底層邏輯是奇觀屬性。這些充滿想象力的怪物形象能夠給予觀衆最直接的視覺衝擊,以實現影片的娛樂性。

除了以怪獸爲主要角色的怪獸電影外,怪獸同樣是科幻、奇幻商業大片中的重要設定。從之前風靡全球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形態各異的外星角色,到最近在熱映的《沙丘2》中的沙蟲,用一隻吸睛怪獸來拿捏觀衆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國產電影亦然,像鍾愛特效元素的徐克導演的《狄仁傑》系列,烏爾善導演的《封神》系列等國產奇幻大片,也不約而同地加入了怪獸設定。

而像是哥斯拉、金剛、巨鯊這類火爆銀幕幾十年的經典怪獸形象,更是俘獲了一代又一代觀衆。

穩定的觀衆喜好與觀影需求,助力怪獸電影在漫長的影史中始終能夠成爲人們的心頭好。而這種接近於剛需的屬性,在無形之中也賦予了怪獸電影更大容錯空間。

這在網絡電影市場更爲明顯。

即便相較於院線市場那些高工業標準的大製作怪獸片而言,大部分怪獸網絡電影的特效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但只要符合視覺奇觀這一底層邏輯,依然足夠滿足一部分觀衆的觀影需求。

恐怕這也是爲什麼,即便內容嚴重同質化、口碑始終低迷,怪獸電影依舊是網絡電影觀衆的主流選擇。在網絡電影市場難出爆款的2024年,怪獸網絡電影仍然可以在這片紅海中突出重圍。

其次,內容創作空間大。

這也是我們在觀察了很多怪獸電影后得出的結論。

一個不夠恰當的對比是曾經在內地市場風靡多年的警匪港片。這類項目的特點是故事內核框架相對固定,因此更容易出現同質化問題。伴隨着同類項目的增多,觀衆觀影疲勞也就凸顯出來。

相比之下,怪獸電影中的怪獸角色敘事相對獨立,可以與家庭、愛情、科幻、災難、犯罪等豐富的類型元素更融洽地共處。當然,相較於觀衆最感興趣的“怪獸打架”,其餘元素更多時候只是作爲電影的添頭存在——但這依然無法改編怪獸電影創作空間更加自由的事實。

轉眼間,怪獸電影即將邁入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百年。這種類型究竟還能被人類追捧多久尚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當下的電影市場,怪獸依然是一張萬能保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