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爭搶民間公司經營權 難以想像

尤其在此次北農董事會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拉票動作頻頻,直指韓國瑜任總經理期間「菜土菜金」,更批農民種菜像下賭一樣難以預期,但取得北農完全經營權的農委會有負起調配農產供銷的全責嗎?

相比6年前農委會拿下12席次取得北農經營權,這次民股大批倒戈,從「高薪實習生」吳音寧到翁震炘,以及農陣出身的副總經理陳平軒的空降,北農近年理直氣壯安插自己人,基層早已強烈不滿,綠營官員越不按規矩行事官位越穩,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尤其如此。

農委會26日透過新聞稿痛批,依北農董事會歷來推選常務董事的慣例,是按照受託股權當選董事的席次比例推舉,本屆農委會及青果社共當選9席董事,依比例可推舉3席常董,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謂贏者全拿的情況,農委會造謠不攻自破。

不過,農委會說的「慣例」也並非完全錯誤,北農是依照「農產品交易法」成立的特許事業,選舉模式在公司章程中無明文規定,這需要在董事會好好討論,而非如兒戲般離席不談。

解決當前農業困境纔是農委會存在的目的,但農委會反而傾盡全力爭奪一家民間公司經營權,這纔是最弔詭的地方,也是政治凌駕一切的照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