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豬體重防三高 拋棄催肥經驗

48歲的龔國成5年前成爲豬堅強的第3任飼養員。對於年邁的豬堅強來說,龔國成得統統拋棄農村狂吃催肥養豬經驗,得控制豬堅強的體重和「三高」,每天陪它散步一個小時,夏天每週給豬堅強洗一次澡,冬日他從酒店廢棄的棉被掏出棉花布條,爲豬堅強做成溫暖舒適的牀鋪,像照顧家中長輩一樣照顧豬堅強。

龔國成從小就餵豬,但對於年邁的豬堅強來說,健康最重要。它越長壽,龔國成的這份養豬工作就越長久。龔國成還專門養了一隻黑貓,爲豬堅強看護玉米粉。有遊客給豬堅強投食,龔國成會立即嚴厲制止,「怕人下毒」。

除了野外覓食,豬堅強的正餐每天只有一頓,下午3點供應,須限制在10公斤左右。野菜是龔國成專門從田野裡挖的,和玉米粉混搭,「城裡人吃打藥的大棚菜,都沒它待遇好」。

豬堅強有腿疾和皮膚病,龔國成用草藥消毒液給它噴灑傷口,再塗抹紅黴素。他幫着豬堅強翻身,給它的脖子撓癢,聽它舒服地哼哼叫。

地震一個月後,樊建川館長宣佈汶川大地震博物館開館。他蒐集的5萬多件「文物包羅萬象,豬堅強成了地震博物館唯一的「活文物」。

主人萬興明記得,送豬堅強上車當日,誰也無法讓它上車,這被視作豬對主人和家鄉最後的忠心

衆人拿了一把豬草才把豬堅強引到車上汽車發動時,萬老漢看着滿目瘡痍的村莊,想想豬,嚎啕大哭,「養了一年多,大難不死,有感情了」。

每年夫婦帶着團山村的豬草和玉米,到博物館探望豬堅強。萬興明說,「專門有醫生給它檢查,我活了70年,從來沒去體檢過。跟它一比,它比我們還好過,有點羨慕它。」

網友說:「它也算大地震的見證了,它能夠好好活着,就感覺生命總是會有希望和奇蹟的。豬堅強起到最好的作用在於,在地震時那些愁雲慘霧的新聞轟炸中,它給我們帶來了生命的頑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