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論我國半導體業 揮軍出征海外的利弊得失
但在歷經疫情、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動盪的因素之後,國際半導體業的運作模式與氛圍截然翻轉,各主要國家皆希望建立在地化完整的供應鏈,且臺積電更因具備晶圓代工的高度競爭力而成爲各國競相邀請到當地投資的首選,畢竟這個目前全球最具半導體影響力的公司,可爲當地帶來供應鏈之羣聚效應,亦對該國半導體乃至於科技產業的聲量有推升之效應,此也呼應先前張忠謀先生所提的說法,臺積電將成爲地緣政治的必爭之地。
而在2020年5月臺積電正式宣佈將揮軍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12吋廠,顯然臺積電已開啓美中角力下的半導體產業新變局,2022年12月公司更加碼宣佈投資規模由先前的120億美元擴增至400億美元,且第一期廠房、第二期廠房將分別於2024年、2026年量產4奈米、3奈米制程,且產能各爲2萬片、3萬片,預期年營收將超過100億美元,顯然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半導體業的程度日趨加大,使得臺積電不得不擴增於美國的投資規模,時間點與金額的投入皆超乎原先市場預期。
事實上,臺積電赴美國設廠並出現擴大投資,未來將出現帶頭作用,其他半導體廠呼應美國經濟繁榮網的可信任夥伴聯盟,或美國製造的機率遞增,似乎已經扭轉整體全球半導體產能先前十年轉移至中國的趨勢,尤其是2022年中國疫情封控問題、半導體遭到美國卡脖子程度愈趨緊俏,皆影響各國際大廠赴中國設置晶圓廠或投資半導體事業的意願,顯然美中之間爭取全球半導體資源的勢力消長效應正在持續發酵。
如果以此次臺積電擴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12吋廠先進製程的投資案來說,對於公司本身而言,有利方面包括對美方的要求給予正面交代來舒緩公司揹負部分政經情勢的壓力,且臺積電也藉此鞏固公司最大區域客戶(北美市場佔公司合併營收比重高達60%,其中Apple佔23%),畢竟兩岸軍事緊張的氛圍難免讓客戶有些疑慮,同時藉由擴大於美國的投資,臺積電也可箝制住Intel與Samsung兩大競爭對手盤算美國客戶的意圖,況且臺積電赴美設置晶圓廠,也可槓桿當地的土地、水、電等資源,畢竟臺灣未來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綠電、水等滿足臺積電所有的需求,仍是不確定因素。整體而言,臺積電的全球化佈局將以美國廠爲主、日本廠爲輔之策略邁向新境界。
但不利方面,恐是臺積電需解決晶圓廠設廠的高成本、臺積電上下游供應鏈之大聯盟遷徙問題、產業羣聚效應低、人力機動支援與勞力費用等問題,甚至未來海外經營需多投注更多心力,要克服相當多文化差異、人力招募不易等問題,此也將考驗臺積電管理階層的營運適應度、智慧判斷與調度,反映未來臺積電美國新廠要成功且明顯獲利,尚有許多艱鉅工作待進行。
對於臺灣半導體而言,藉由臺積電提高臺灣對美國的戰略地位、強化臺美關係並有益於向美國爭取來臺加碼投資或協助ICT業者進行產業升級的動作,同時臺灣半導體藉由分散生產基地以滿足客戶對供應鏈風險性韌性的需求則是其所帶來的效應。
惟後續仍須關注未來臺積電赴美設置晶圓廠,恐調度部分高階管理或工程師等人才,甚至使上中下游供應鏈隨之遷徙,或美國若更進一步要求升級在當地的製程,則難免會削弱或分散臺灣原有聚集的半導體資源,我國唯有更加強化臺灣本產業各環節的競爭力與加速推進先進製程的進程,才能化解市場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