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全球齊心 邁向健康生態圈

什麼樣的共同目標?包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控制全球升溫幅度小於2度C(最好不超過1.5度C)、承諾投入鉅額資金協助落後國家應對氣候變遷衝擊等。最後的最後,我們真正的想望是:爲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永續地球、一個可以生生不息的健康生態圈。

生態圈包含許多大小不一的生態系統,大至整片海洋、小到一座小池塘,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有時一棵大樹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其上許多生物一生都不會離開這棵大樹。不同的生態系統當然可以共存,其中生物也可以自由來去、甚至相互依存,關鍵是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與環境之間存在一種共生共榮的平衡關係,彼此才能長長久久、永續共好。

類似的概念,當然也可以應用於人類社會。早在2004年筆者與公司同仁推動「社區一家」計劃時,就是希望人們可以走出家門,把家的概念擴充成一棟樓、一條街、一個鄉鎮,甚至是整個臺灣,讓大家回到那個美好、互助、互信的年代。

由於「社區一家」計劃是由各社區自發性提案,希望在過程中塑造人們關心公共事務的社區意識,所以提案類型五花八門,包含地方文史保存、新住民融入、環保與美化、教育、原住民族羣意識、生態保育與地方產業發展等。

經過十幾年的累積,全臺灣99%以上的鄉鎮市區都曾來提案,從中醞釀出來的社造能量也日漸茁壯,想要讓這股原生動能蓬勃發展生生不息,當然必須透過在地產業的長久支持,才能讓好不容易萌芽的社區意識持續深化與發展;不過,這些在地產業多數都是小微企業,甚至只有個人,所以筆者與幾位有志於地方創生的同好,聯袂創立了「地方創生基金會」,並延聘任內積極投入地方創生的國發會陳美伶前主委主持,希望藉由組織或平臺力量串連資源並協助在地產業建立可長可久的商業模式。

我在幾年前加入「創業者共創平臺基金會」(前身是AAMA)義務擔任「導師」,因爲工作繁忙,所以只帶過一名學生,是「綠藤生機」的創辦人鄭涵睿,這是一個希望透過像我這樣的資深創業者或傑出經營者,有效協助中小企業創業者克服創業障礙,或可以指點若干經營心法。

後來,又加入了由黃日燦律師發起的「產業創生平臺」,規模更大、也更有企圖心,希望引進國際技術與資金,接軌國際來協助國內新創業者走出臺灣,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企業。

也就是說,我們期待臺灣社會的未來,能夠從「社區一家」綻放出各種在地創意與想法,並透過「地方創生基金會」的積極協助與輔導,讓在地業者逐步成長茁壯,有機會進入「創業者共創平臺基金會」,接受資深導師指導或與其他新創業者一起交流學習;如果規模再大些,也許能連結「產業創生平臺」的國際資源(創投或天使投資人),成爲臺灣讓世界驚豔的代表品牌。

這樣的一個「臺灣創生生態系」,充滿了各種生機、火花與資源,其中的個人、組織或企業可以相互支援,在不同的平臺間移動、提攜與合作,爲彼此、爲整個生態系,甚至爲未來的臺灣社會,開創更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或驚奇。

當遠在歐亞大陸彼岸的各國代表,正爲了整個地球的生態圈集思廣益、權衡妥協之際,你、我除了從自身做起,響應節能減碳的永續新生活之外,也可以放下手機、走出家門,對社區事務多投入一點心思,共同耕耘並澆灌屬於臺灣這片土地的「創生生態系」,由內而外一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