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學合作促進交流 培訓新住民多元文化種子教師

移民署攜手靜宜大學,培訓新住民多元文化種子教師!(陳世宗攝)

新住民與新二代也於成果展中帶來精彩的異國風情舞及樂器等表演,還有美食DIY等體驗。(陳世宗攝)

取得證書的學員將納入移民署多元文化講師資料庫,以協助各服務站推廣文化交流,並提供各界與企業延攬聘用!(陳世宗攝)

內政部移民署委託靜宜大學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並於東協廣場「靜宜大學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舉辦成果展。(陳世宗攝)

靜宜大學長期重視新住民子女的發展教育及學習成效,並辦理新二代到東南亞實習及臺企實習等活動。(陳世宗攝)

內政部移民署委託靜宜大學於去年8月至今年1月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分別有137位完成初階課程、92位通過進階訓練,並於東協廣場「靜宜大學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舉辦成果展。移民署副署長樑國輝說,取得證書的學員將納入移民署多元文化講師資料庫,以協助各服務站推廣文化交流,並提供各界與企業延攬聘用,讓更多新住民及新二代能參與公共事務!

樑國輝指出,爲落實我國開放政府行動方案「促進新住民公共參與及發展」,移民署積極推動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並以「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等培力措施,招收新住民及其子女參與相關課程。感謝立委羅美玲長期催生新住民的公共參與,靜宜大學也肩負起規劃第一屆課程培訓的重責大任。

參與「新住民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學員,也在成果展中分享心得;新住民與新二代並帶來精彩的異國風情舞蹈與樂器等表演,還有美食DIY等體驗。

立委羅美玲恭喜通過培訓的學員,並表示,新住民或新二代具多元的文化背景,若能結合在地的閩南、原住民及客家等文化,會增加更多優勢!期望延續「新住民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以促進跨文化交流與族羣融合,對臺灣多元文化發展也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靜宜副校長王俊權指出,該校長期重視新住民子女的發展教育及學習成效,並辦理新二代到東南亞實習及臺企實習等活動,期待透過多元文化交流,豐富臺灣文化。

靜宜大學職產長魏清圳強調,「新住民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劃」分爲初階及進階課程,授課地點涵蓋北中南東等四區。很多新住民來臺多年,但對臺灣文化不一定了解,透過靜宜專業教師及課程設計,不僅傳遞臺灣客家、原住民、閩南及眷村等不同族羣在地文化,還有各國風俗民情;學員透過紮實訓練在取得證書後,必能成爲臺灣與新住民母國文化的重要橋樑。

越南籍學員丁氏讓來臺17年,目前擔任來臺越南同胞的華語教學工作。她表示,在培訓課程中,學習各國文化、口語表達及簡報製作等能力,期望能發揮所學協助更多人認識臺灣。

學員範雪珂說,她來臺5年,目前擔任新北市8所國中小學的越南語教師,很榮幸參與並通過移民署多元文化人才培訓計;希望透過所學提升教學的專業與技巧,讓學生更開心上課與學習。

中區區長林忠訓指出,中區因東南亞文化蓬勃發展,去年文化部相關活動多達35場,遙遙領先中市28區;日前在中區舉辦的印尼爪哇婚禮活動,民衆能體驗豐富的東南亞等多元文化融合宛如「僞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