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看得到菩薩「自畫像」 桂海碑林有觀音下凡傳說

龍隱洞內共有兩百多幅石刻作品,呈現「壁無完石」之姿。(圖/記者陳睿中攝,以下同)

記者陳睿中/桂林報導

對於愛好古文物民衆來說,雕刻石壁上的字畫,因爲同時具有書法的柔軟以及刻印的力量,因此欣賞起來特別有韻味。在桂林市七星公園南邊的桂海摩崖碑林之中,藏有石刻作品兩百餘件,整座洞窟內處處可見到精美的石刻字畫,字體內容變化多端,呈現「壁無完石」的藝術之美,也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精華之處。

▲在石壁上可以看見楷、草、隸、篆等不同的傳統字體。

桂林摩崖碑海主要是由龍隱巖龍隱洞兩處石刻組成。在洞穴巖壁上,可以看見自唐朝遺留至今的石刻字畫213件,除了垂直於地面的大大小小作品之外,連頭頂上都可看到水平於地面,難得一見的「天碑」作品,令人忍不住讚歎工匠巧藝高超技巧。其中唐朝的《張浚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宋朝的《元祐黨籍》、《石曼卿餞葉道卿題名》等多幅作品,也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更詳細桂林【四大公園】旅遊內容

▲與岩石相互結合的石刻作品。

對於喜愛書法藝術的民衆而言,碑林內可以看見楷、草、隸、篆等不同的字體,顯現出一筆一畫之間的美感,甚至還有融合圖像變異文字等着被人發掘。例如創作於丙申年丙申月丙申時的「佛」字雕刻,近看是一幅充滿豪氣的佛字帖,但是站遠一看,佛字馬上就變成一個盤腿禮佛老太太,呈現人佛共處的祥和之情。

▲這幅「佛」字當中其實藏有一名彎腰禮佛的老太太。

另外在巖壁上,還有一尊雕工細緻的觀音頭像,也是充滿故事藝術作品。這尊頭像相傳最初是唐文宗太和年間,一名叫王仁奉信徒所建,當時有一名僧侶主動前往王家,表示願意爲王家繪製一幅觀音像,但是需要安排一間無人打擾的畫室讓自己專心作畫,七日之內都不可以打擾。王仁奉便遵照僧侶的要求,爲僧侶準備畫室作畫。但是到了第三天,一名孩童卻到畫室偷看,結果僧侶發現後便消失無蹤,只留下繪製到一半的觀音頭像。

▲充滿傳奇故事的觀音畫像

衆人在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這尊頭像的法相竟與僧侶長得一模一樣,當下才明瞭原來是觀音親自化爲人形,到凡間留下自己的畫像,從此便讓此尊繪像增添了一股神秘的傳說

如今,工匠已經將歡音菩薩自己繪製的「自畫像」雕刻成碑,民衆可以在這尊利用陽雕工法所製作的石碑像上,看見觀音爲男性面容,帶着莊嚴和善的神情,還能在頭上看見三個不同時期的法相,相當特別。

▲刻在天花板上的「天碑」,也是龍隱洞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兩百多幅的作品當中,第一幅出現在龍隱洞的作品是建於西元1053年,字帖上僅簡單寫着「孫沔朱壽隆胡揆陳欽明同遊皇佑癸巳二月」的內容,記載了好朋友一同出遊的喜悅。當時刻字的幾個人,應該萬萬沒有想到一個舉動,後續會吸引更多文人雅士來此刻字,讓龍隱洞成爲桂林最重要的石刻藝術集中地吧!

桂海碑林地址:桂林市龍隱路1號開放時間:09:00~17:00門票:65元人民幣(包括在七星公園景區門票內)更詳細桂林【四大公園】旅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