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發佈食用糉子的消費提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蘇濱

端午節臨近,各種各樣的糉子陸續在市面上銷售,爲了讓廣大消費者正確選購、食用糉子,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特提示如下:

一、科學選購,放心購買

首先,消費者應到資質齊全的正規超市、商場或網購平臺購買,並保留購物小票、發票等有關消費憑證。其次,查看包裝標籤標識,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等是否齊全,過敏體質人羣要仔細查看配料表或溫馨提示中是否有致敏原;此外,檢查包裝有無破損、漏氣或漲袋現象。最後,檢查糉葉色澤、糉子外觀是否正常。高溫蒸煮後糉葉略微發黃屬於正常現象。糉葉顏色過於鮮豔,可能是不法商家採取化學染色手段,在浸泡糉葉時加入工業用的硫酸銅,讓糉葉返青,使其表面光鮮、色澤鮮綠。

二、家庭自制,注重衛生

因大衆口味各有不同,許多家庭會選擇爲家人制作糉子。消費者在自制糉子時應注意選材新鮮、衛生、無異味,謹慎選購顏色異常鮮亮的糉葉;處理食材時注意將案板、刀、器皿等廚具及手清洗乾淨,並將食材生熟分離。自制糉子由於未經消毒後的包裝、餡料含糖和油脂,都極易產生細菌導致糉子腐敗變質,一定要及時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三、蒸熟煮透,妥善保存

對於購買的預包裝糉子,消費者可按照標籤標示的方法進行儲存、加工食用。新鮮糉子則按需購買,現買現吃,不建議購買後存放。端午節正值夏季,天氣炎熱,糉子營養豐富,餡料含糖、油脂較高,容易酸敗,需注意保存。新鮮糉子一次吃不完,應在冰箱冷藏條件下存放,保質期夏季一般爲3—5天;也可以先煮熟,然後裝入保鮮袋中放在冰箱冷凍保藏。再次食用前,應徹底加熱,蒸熟煮透;吃多少,煮多少,避免反覆凍融、蒸煮。另外,超過保質期的糉子切勿食用。

四、均衡營養,合理食用

糉子主要以糯米爲原材料、糖及油脂製品爲餡料製作,屬於高糖、高能量食物,不易消化。每次不宜食用過量,易引起腹脹不適。因此,食用糉子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漿、湯羹等,既均衡營養,又有助消化。糖尿病、老年人、小朋友以及消化不良人羣,應控制食用量,食用糉子時不能涼吃,不能搭着冷飲、酒吃,不能快吃、要細嚼慢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