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人口負成長恐提前在2022年出現

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右二)說明我國人口推計資料。(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灣少子現象日益嚴重,國發會18日公佈人口推計資料,預估我國人口會在2021年達到2,356萬人的高峰,2022年恐出現負成長,較2年前的預估提早4年。

國發會資料顯示,我國總人口數短期內仍呈現正成長趨勢,但將在5到12年間,開始轉爲負成長,若以低推計,臺灣人口最快會在2019年,達到2,352萬人的高峰;如果是中推計,會在2021年達到2,356萬人高峰;假設是高推計,將於2026年達到2,365萬人高峰。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處長張恆裕表示,國發會2年預估(中推計),臺灣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自2026年起,開始出現負成長;不過最新預估顯示,人口高峰已提前至2021年,2022年起,就可能出現人口負成長,足足提前4年。

張恆裕指出,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數,將在2015年達到1,736萬人的最高峰,之後將持續下降,「工作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佔比,會從2014年的74.1%持續下滑至2061年的50.4%。

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方面,國發會預估,會從2014年的12%,持續增加至2061年的41%;其中80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比率,將從2014年的25.1%,大幅上升至2061年的43.2%。

至於扶養比,國發會說明,2014年平均每百名工作人口,扶養35人,但未來恐逐漸上升至每百名工作人口扶養99人。

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強調,人口是一切建設的根本,但目前勞動人口慢慢下降,老年人口增加,出生人口減少,政府必須盡力培養適合結婚、生育環境,才能防止少子化使人口結構逐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