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新三國演義 強力監督執政黨

2024總統、立委選舉13日投票,選民在新莊區佛光山擇善寺投開票所如來臥佛前投下神聖一票,選出新任總統及立法委員。(鄧博仁攝)

2024立委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民進黨以及民衆黨形成三黨不過半,三國鼎立的局勢,民衆黨成爲關鍵少數,藍綠只要與其合作就能過半,立法院龍頭之爭將是首仗。另外,若在野黨合作甚至能共推對行政院長不信任案,意即賴清德政府將來所提行政院長必須是在野黨都接受的人選,大大箝制了賴的用人空間。

2024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區域立委共得39席,不分區13席,共52席,加上2席偏泛藍的無黨籍,國民黨掌握54席,成爲國會最大黨;民進黨區域立委38席,不分區13席,共51席;民衆黨靠不分區取得8席立委。

回顧2020年,民進黨拿下過半61席,這次一口氣少10席,損失慘重;藍白各有斬獲,國民黨大幅增加14席;民衆黨則增加3席。

因三黨皆不過半,使立法院在不同議題上,各黨團的合縱連橫會產生各種效果,擺在眼前的是2月1日就職當天立法院長選舉,掌握關鍵席次的民衆黨與誰合作,將決定立院龍頭由國民黨或民進黨掌握。

若由在野黨掌握立院正副院長,將來賴清德提名的內閣將受牽制,法律案審查及協商程序幾乎掌握在立法院長手中,必須相當尊重立院職權。若民進黨與民衆黨合作,雖拿下院長,但立院衝突恐更激烈,尤其藍綠人數相當,未來民進黨恐無法像以前靠人牆就能強推法案及預算通關。

國民黨與民衆黨兩在野黨聯手,不僅能以過半實力封殺不滿意的法律案及預算案,甚至能根據《憲法》推動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

但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已放話,民衆黨既要扮演關鍵少數,不會固定跟誰合作,他不喜歡立院投票,黨內要舉O、X牌,民衆黨不會這樣幹,按照議題,講得有道理就支持,講得沒道理爲何要支持。綠白也並非沒有合作空間,加上民進黨掌握行政權及資源,比國民黨有更多籌碼吸引民衆黨合作。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意即國民黨與民衆黨兩黨聯手就能拉下一個行政院長,這對賴清德形成制約,挑選閣揆時須特別謹慎,要選擇在野黨都接受的人選。總統在不信任案成立10日內要宣佈解散立法院前,還得先諮詢過立法院長,才得宣告解散立法院。

而國民黨成爲國會最大黨也掌握單獨發動釋憲案、修憲案的權力,根據《憲法訴訟法》,立委提案僅需29人,而修憲案提案也僅需29人,只不過修憲在立院表決門檻較高,必須出席85人,至少64人同意才能交付公民複決,藍白加起來僅62人,提案修憲可以,但要完成修憲仍相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