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積電長線有亮點 外資這麼看

路透社指出,20日,臺積電公佈上季淨利大減23.3%,是自2019年第2季以來,首次單季出現淨利下滑,主要原因可能是全球經濟陷入困境,從汽車到智慧手機等,各項產品晶片使用需求不佳之故。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從臺積電2023年第2季的獲利來看,似乎釋出不同的訊號。短期來說,營收與獲利減少令外界失望,但長遠來看,成長前景還是相當鼓舞人心。

同時,這家在全球各地都有辦公室的高科技調研單位認爲,雖然目前總體經濟出現逆風,但5G以及高效能運算HPC等,未來主力趨勢的撐腰之下,臺積電未來展望還是很強勁。

正在全球不同地方興建晶圓廠的臺積電表示,由於專業施工人才不足,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廠,量產時間的生產將延至2025年。截至6月的3個月,臺積電獲利爲1,818億新臺幣,約58.5億美元,還是超乎預期。產業分析師指出,臺積電全年營收會修正,一點也不意外。

美系外資高盛表示,這次營收展望下修,可能是臺積電最後一次下調,因爲庫存調整週期可能會在2023年第4季結束,臺積電在2024年應該會表現強勁。同時,美國廠會延後量產,相信也是在外界預期中。

其他外資分析師也對臺積電抱持樂觀看法,主要是人工智慧AI需求很強勁需。目前,AI產品對臺積電的營收貢獻度有6%左右。花旗認爲,由於臺積電在人工智慧晶片的製造領域中享有領先地位,預估2024年臺積電的前景將十分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