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積電竟被叫賣 外資1原因轉愛「它」

Martin Currie Global Portfolio Trust投資團隊主管Zehrid Osmani自去年初開始減持臺積電,並在今年5月完全出清持股。Shelton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Bruce Kahn自去年10月出脫臺積電股票,並於今年1月清空。Plato Investment Management則坦言對這家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業感到「緊張」。

包括Martin Currie和Plato在內, 一些投資公司開始轉向臺積電的重要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

但這些押注其實很大膽,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截至7月,在前40大全球主動型股票基金中,臺積電仍是最多基金持有的亞洲股票。臺積電今年來股價上漲22%,遠超過艾司摩爾的上漲近12%。

臺積電ADR週四大漲3.69%,收在92.91美元,換算臺股價格爲600.63元,在週五臺北股市則上漲0.73%,報550元新臺幣。該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在週四召開法說會,其第三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第四季以美元計營收估季增約11%(預測中值),總裁魏哲家表示長期毛利率可望維持在53%水準不變。此外,臺積電維持今年資本支出目標爲320億美元不變,並看好3奈米制程業務的成長前景。

Martin Currie投資主管Osmani表示,臺積電大部分業務都在臺灣,所以面臨高度的地緣政治風險。艾司摩爾則受益於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技術分裂」(technological fragmentation)。

雖然很少有基金經理人認爲臺海會爆發軍事衝突,但兩岸局勢仍是他們最關切的問題,尤其是因爲臺灣對美中關係如此重要。

對於「股神」巴菲特等投資人而言,兩岸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讓他們不得不放棄對臺積電主導晶片市場的熱情。相較之下,荷蘭半導體制造設備大廠艾司摩爾則是相對安穩的投資標的。

Plato多空策略部門主管David Allen避開了臺積電,並對艾司摩爾抱持多頭立場,他表示,臺積電是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但如果從主權問題的角度來看,情況就變糟了,誰知道該公司的正確估值是多少。

Shelton投資組合經理Bruce Kahn已經清空臺積電股票。他表示,目前臺積電的市場估值中沒有反映出太多的地緣政治風險,這就像投資人沒有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做好準備一樣,「人們認爲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但這就是風險所在,在事情發生之前,你不會認爲事情會發生」。

臺積電和艾司摩爾都是美中晶片戰的「箭靶」。貝萊德對於美中關係給予「高」風險評級,並稱臺灣是「最大的引爆點」。

爲了緩解兩岸情勢升級帶來的風險,臺積電正積極展開海外佈局,在美國、德國和日本都在推進設廠計劃。

Martin Currie主管Osmani表示,雖然能取得補貼,但臺積電分散營運會導致單位成本升高,進而造成「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的情況發生。然而爲臺積電提供晶片製造設備的艾司摩爾則將受益於臺積電的海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