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處境特殊 臺灣自制軍機外銷難

「勇鷹」新式高教機在志航基地展示動態性能。(莊哲權攝)

中華民國是僅次於日本、亞洲最早發展航空工業的國家,AT-3噴射教練機及IDF戰鬥機都是傑出代表作,只可惜受限特殊國際環境,無力拓展外銷市場,加上空軍傾向外購,從上世紀90年代IDF停產後就陷入停滯。蔡英文執政後再起爐竈,推出AT-5勇鷹高教機。從相對困難的戰鬥機改爲生產教練機,卻給人走回頭路的感覺,因爲昔日小老弟韓國以教練機爲基礎發展輕型戰鬥機卓然有成,如今已躋身全球戰鬥機的輸出大國。

韓戰之後,美國重新重視中華民國這位老朋友,不僅派第七艦隊協防,雙方還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然而,美國也一直在提防颱灣,擔心蔣總統反攻大陸,對臺軍援都特別強調「防衛性」。最明顯的例子是196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出售臺灣F-4幽靈戰機,然而國務院一直阻撓,主要原因就是認爲F-4戰機的載彈量太大、航程太長,可能拿來攻擊大陸。當時美國正向對岸拋媚眼,改善關係都來不及,怎可能提供臺灣高性能戰機。

面對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臺灣也心生警惕,於1960年代開始飛機的自制之路,先推出介壽號輕型教練機,1970年代開始自制中興號教練機,並從諾斯洛普引進F-5E戰機生產線,命名爲中正號,學習噴射戰機的生產知識。1980年代在諾斯洛普的協助下,生產AT-3自強號噴射教練機,併成爲空軍雷虎小組的表演機。從螺旋漿機到噴射機,臺灣總算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

經歷20多年的磨練,接下來就是自制戰機計劃。不過自制風險太大,國軍鑑於F-5E的良好經驗,傾向取得美國授權再自行組裝來維持航空工業,同時換裝新戰機。1978年美國背棄臺灣與對岸建交。1982年號稱最友臺的雷根總統與大陸簽署「817公報」,限制對臺軍售的品質與數量,別說F-16A無法獲得,就是性能較差的F-16/J79、F-20虎鯊戰機也不許出口。很難想像,1980年初期,中華民國空軍竟然還使用老到不能再老的F-100超級軍刀機,及「寡婦製造者」F-104捍衛領空,處境比現在還糟。

在這種情況,自制高性能戰機IDF就成了不得不的選擇,但在尋找合作對象時,仍然還是得求助美國。所幸雷根總統關了一扇門,卻開了一扇窗,對技術輸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IDF的研發分成多個子計劃,負責機體設計的「鷹揚計劃」,主要協力者是通用動力(也就是F-16的母公司);負責引擎的「雲漢計劃」,主要協力者是蓋瑞特(GARRETT);負責戰機雷達航電的「天雷計劃」,主要協力者是諾斯洛普,以及負責飛彈的「天劍計劃」,主要協力者是摩托羅拉電子等。這些協力公司分別爲IDF提供了機體設計、渦扇引擎、航空電子與雷達、以及空對空飛彈。

根據IDF工程師團隊楊葆芝所着《臺海揚鷹》,在設計初期,IDF的C構型機腹進氣、雙垂尾,有點像俄羅斯MiG-29,是一種中型戰機。但是,我們並未取得足夠推力的引擎,目前IDF的F125引擎,其推力限制在42千牛頓左右,這使得IDF終究是個本土防衛戰機。

1992年第一個IDF作戰中隊服役時,美國宣佈對臺灣出售150架F-16戰機,等待超過13年的夢幻戰機終於到手。遺憾的是,由於預算排擠,IDF的產量立即被削減,從原本的250架,砍半爲130架,原本預想的引擎推力升級到54千牛頓的「TFE-1088」就突然中止,計劃書與初步改造圖紙成爲歷史遺憾。

但是,千萬別忘記IDF的空防貢獻,在1995年至1996年,東山島演習到96飛彈危機期間,此時的F-16與幻象2000仍在生產線上,飛行員也在培訓中,因此臺灣空防的重責大任,不得不由IDF及老舊的F-5E、F-104維持,而對抗的是大陸新入列的Su-27戰機,被形容爲「大衛王對抗歌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