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理奧賽 兩岸學生抱獎歸

2018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加拿大時間6日揭曉結果臺灣學生獲得金銀銅3面獎牌,左起臺南一中黃品瑞屏東高中黃羣凱臺中一中張恩睿、臺南一中劉元合影留念。(臺師大提供)

2018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於加拿大時間6日揭曉比賽結果,今年全球共有16名高中學生獲得金牌,其中全球冠軍俄羅斯奪得,但兩岸學生也各有斬獲,其中大陸獲得3面金牌,創下歷年最好的成績,臺灣則獲得金、銀、銅牌各1面,共摘下3面獎牌,總統英文也在第一時間傳賀電祝賀獲獎的臺灣小將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主要針對全球高中生舉行,比賽自1996年首辦,原先每兩年舉辦一次,2012年起改每年舉辦。

比賽全英語答題

競賽包含3項測驗野外實察測驗、地理議題測驗各佔40%,多媒體測驗佔20%,全程以英文應試作答,皆爲申論題,這項比賽與其他奧賽最大的不同處,即在於必須兼具學科能力外語實力及論述表現,難度極高。

今年全球參賽隊伍共來自43個國家地區,共有165位選手參賽,臺灣高中生今年表現傑出,參賽學生爲臺中一中張恩睿、臺南一中黃品瑞與劉元禔、屏東高中黃羣凱等高中選手代表;其中張恩睿、黃品瑞、黃羣凱分別獲得金、銀、銅牌獎項

陸積極培育選手

海報發表比賽今年主題訂定爲「地景鑑賞:水資源」,臺灣代表隊以「屏東二峰圳伏流水灌溉系統爲題,介紹臺灣環境友善用水的努力,受各國評審肯定,獲第3名。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沈淑敏,長年投入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選手培育;她表示,臺灣國高中地理科考試,主要爲選擇題,這項考試對臺生來說,難度相當高;此外,臺灣地理教學對「野外實察」着墨甚少,能在競賽成果獲得金銀銅各一面獎牌,表現相當傑出。

至於其他國家地區的得獎結果,沈淑敏則說,大陸自2000年參賽以來,從來沒有得過金牌,大多獲得獎項都是銀牌或銅牌,能在今年一口氣勇奪3面金牌,且陸生在野外實察測驗項目,表現很亮眼,能以全英語答題,可見對於大陸對國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視,也很積極培育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