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日企製造業信心足 服務業須加把勁

最新調查指出,日企製造業信心在5月份創下兩年多來新高,全拜海外需求暢旺之賜。同時,這也表示日本出口增加驅動下,景氣復甦這顆引擎,尚未完全因緊急狀態而熄火。

20日,根據剛出爐的路透社短觀報告,從2020年新冠病毒出現後至今,日本服務業者的信心再次回升。在這項連日本央行都很在乎的經濟調查中,有位日本造紙業者表示,伴隨新冠疫苗接種下,輸往歐美訂單的反彈已是種趨勢

不過,還是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因爲有部分日企認爲,自己業績還是正被新冠疫情所拖累。目前,日本大部分區域,包括東京大阪等,緊急狀態的局勢還是一直維持,估計一直要到五月底才能解除。

這份6日至17日所進行日企調查顯示,路透社短觀製造業指數從4月的13點升至21點,創下2018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對482家大中型公司的調查,服務業指數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擴大,從4月的負3升至正2。解讀路透社短觀指數方式並不難,就是對景氣正向與負面看法之間的差異。舉例來說,若出現負數代表悲觀大於樂觀。

有位營建業日企指出,由於來自消費者訂單減少,同業間競爭更加激烈。

服務業日企也表示,由於民間消費意願不高,部分大東京地區專案,因爲東奧複賽之故,不是遭延後就是被取消。因爲日本民衆擔心,這個在7月舉辦的國際體育盛會,將是加速新冠病毒傳染催化劑

相較於汽車產業緩步回升,化工金屬產品機械以及電機業的日企,則對未來前景是比較有信心的。有位化學產業業者也觀察到,抗疫新產品熱銷下,正在追加製造所需的原物料

同時,在日企非製造業方面運輸業公共設施情況也有所改善。但是,零售批發商,以及其它服務業的信心還是未能從悲觀轉成樂觀。展望未來看8月,日企製造業的商業信心還是維持在正21不變,服務業方面也可望升至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