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頻頻組隊,各方資源合力落地產業基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作爲當前股權投資市場中最爲活躍的LP羣體,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這三者組團成立產業基金的現象,正在成爲新趨勢。

2024年2月,海螺水泥發佈《關於參與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完成首期資金募集的公告》。公告顯示,其參與出資設立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完成首期規模爲15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募集。

這支大體量產業基金背後,不僅有水泥龍頭海螺水泥認繳出資16億元人民幣,也不乏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的身影。

國家級基金LP中,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出資29.5億元,佔比19.67%,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出資15億元,佔比10%。央企LP中,中建材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中建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合計出資36億元,佔比24%。地方基金LP中,安徽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聯合合肥、蕪湖、蚌埠地方政府產業引導資本,合計出資了24億元,佔比16.01%。

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並非個例,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組隊設立的產業基金正在頻頻落地。比如,2023年12月,規模20億元的中新綠電私募基金成立。其中,國調基金二期和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均佔股29.5%,西安市工業倍增基金佔股20.5%,陝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佔股20%;同樣在12月,規模30億元的華輿高新交控(蕪湖)產業鏈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成立,由中車資本、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以及安徽省級基金等聯手設立。

“這種組團出資的方式反映出當前募資形勢的嚴峻,調動更多國資、政策型LP參與,成爲一支上規模基金能夠落地的重要策略和方式。大家屬於抱團取暖的狀態,同時不同主體又有着各自的優勢,利於聚集各方資源最終形成合力。”一位來自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評價稱。

地方政府愈加重視引入國家級基金及央企資源

當前股權投資市場中,國資及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成爲最活躍的LP羣體。LP投顧在2024年1月發佈的《2023LP畫像白皮書》顯示,從LP認繳規模看,政府引導基金和國資數量佔32.11%,但出資額佔全體LP出資額七成左右。

對地方政府來說,在設立產業基金時除了地方引導基金自身出資,也希望吸引國家級大基金落地。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地方正在重視主動跟國家級基金形成配合、提供服務支持,這也是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重要舉措。

比如,1月10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9個方面提出32條舉措,推動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第十一條指出,做好國家級基金在滬投資服務。具體包括“加強對全國社保基金長三角科技創新專項基金落地服務”、“推動全國社保基金加大對本市優質股權投資基金和科技項目的投資佈局”、“做好國家級母基金、中央企業基金等的對接服務,爲重大股權融資項目落地做好配套保障”等。

同時,央企擁有自身上下游產業鏈生態資源和出資實力,也更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認可,成爲連接國家級基金和地方基金的紐帶。比如中建材新材料基金背後,有中建材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合計出資36億元,佔比24%。基金管理方中建材私募基金,也是中建材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這三種主體都屬於國資或者財政資金,大家在屬性上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合作起來也會比較順暢。”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惠州國投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兼惠州產業母基金董事長李俊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地方基金跟國家級基金、央企合作設立產業基金的好處在於,一方面,拓寬了募資渠道。另一方面,地方基金可以通過這種合作,去爭取更多的資源。並且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利於團隊整體投資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方主體各顯優勢、形成合力

當國家級基金、央企、地方基金合作設立產業基金,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標,同時也各具特色優勢,利於形成合力。

其中,國家級基金往往是層級高、視野廣闊,對宏觀方針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專業化程度也比較高,能夠真正賦能產業,挖掘企業的價值。同時,在硬科技時代,很多好項目不是侷限於北上廣深,而是下沉在全國各地。國家級基金也需要跟地方基金進行合作,方便尋找更多的好項目。

對央企來說,也在逐漸成爲股權投資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其不僅具備資金實力,同時在各地有很多分公司、子公司,可以充分調動資源實現產業賦能。對地方基金來說,其優勢在於,能夠通過地方產業政策、稅收政策等,爲投資在地方的項目企業發展提供更爲實際的便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三者也會有各自的獨特訴求。比如地方基金會有返投、招商引資等各方面的需求,所以在跟國家級基金、央企的合作中也是大家不斷磨合,尋找最終的平衡點。據我們所知,有些國家級基金也是在跟很多城市進行洽談後,才能成功在地方落地一支合作基金。”上述來自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未來,跟國家級基金和央企合作,是否會成爲地方基金募資的主流渠道?該高管認爲,地方引導基金希望撬動更多資金投資到當地,不論是國家級基金還是社會化的資金都是其所需要的。國家級基金是大家都想去爭取的,但成爲募資的主流渠道是不現實的。一方面,國家級基金的數量是有限的,基金落地的競爭會十分激烈。另一方面,國家級基金落地以後,主動管理會以國家級基金爲主。而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地方引導基金也希望培養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